第11:应考方略·论述类文本阅读应对策略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7年02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论述类文本阅读应对策略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 陈洪英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语文高考一个重要的考点,因其信息众多,结构复杂,观点新颖深奥而为考生所畏惧,高三复习时语文老师也甚少有应对的策略,只能敷衍带过。万物皆有规律,论述类文本阅读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谈谈本人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一些备考策略。

  一、明考纲,心不慌

  与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的考查一样,论述类文本考查的也不外乎是学生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考生平时要有意识地去阅读相关文章,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要对考试大纲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纲,备考不慌。

  理解: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分析综合: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命题趋势: 论述类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为主要考查内容。

  考查形式:全国课标卷一直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一般设3个题目,单选题。

  考查趋势:2017年仍将考查一般论述类文章,理解、筛选、归纳等将是考查热点,客观题是重要考查形式。

  考生对考纲有了整体解读,才能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各种阅读能力,只有能力养成了,才能游刃有余地去解答相关题目。

  二、知文体,快速把握文章内容

  首先,我们要从内容上去征服文本。

  想做好题,必须先读懂文章,要读懂,就得对论述类文体有所了解。论述类文本也就是议论文,它是专家研究某一领域并有新发现的成果表述,也叫学术论文。高考采用的学术论文比较广泛,包括史学,比如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2016全国Ι卷);文学,比如格非《塞壬的歌声》(2016全国Ⅱ);经济,比如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2015全国Ι);艺术,比如陈望衡《艺术是什么》(2015全国Ⅱ);美学,比如王晓旭《美的奥秘》(2014全国Ι);科技,比如吕乃基《行进与世界3的技术》(2012全国卷)。从2007——2016年的全国卷来看,文学类选用了6次,史学类选用了4次,美学、艺术各2次,经济、科技各1次。考生可以有侧重地关注相关的文章。

  学术论文虽然种类繁多,然而可以用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去解决它。议论文不外乎是论点、论据、论证,我们可以快速阅读全文,看看中心观点是什么,是如何论证的。而标题、段落起始句、开头结尾均会对中心观点有所提示,比如2017年清远一模的《秦兵马俑护卫谁》,从标题可知,本文中心话题是探讨兵马俑护卫谁的问题,文章开头摆出最初考古学家的判断:秦兵马俑保卫的主人是秦始皇。中间探讨一位考古研究人员提出的质疑,推测兵马俑应是守护秦始皇的祖奶奶——宣太后,最后引用近年的新发现证实兵马俑守护国君夫人的墓室是符合帝王风俗的,所以守护的对象也不一定就是宣太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兵马俑守护谁还有待进一步确认。这个自然是作者的观点了,通过对文本标题到结尾的解读,我们可以快速把握文章的结构内容,粗知作者的观点态度,为做题打下基础。

  其次,我们要从心理上去征服文本。

  论述类文章都是近年来专家在各个领域的新发现,是凝聚着专家心血的学术成果,大家不妨抱着好奇心去解读它,比如赵尚泉的《秦兵马俑护卫谁》,给大家过了一番考古瘾;启功的《金石书画漫谈》又可以给大家解开中国书法的演变历程,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当中所渴望了解的事情,专家的作品都很给力,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开阔我们的视野,我们要从心理上去接纳它,喜欢它,有一睹为快的欲望,做到这一点,你就可以更好更快地读懂文章的观点,接受它的观点。并不是只有小说类的文学作品才有趣味性,论述类文本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它严密的逻辑、简洁的语言、严谨的论证过程、新颖独到的见解,都能给我们启发,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它也是文体大花园的一朵奇葩。

  三、懂方向,明确答题区域

  大部分学生做论述类选择题耗时多,准确率低。因为部分同学没有树立答题区域的意识,漫无目的地去寻找信息点,以致耗费了许多时间。那么,怎样才能快速找到答题区域呢?

  其实,三道选择题均有其答题的区域。前两道选择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或者对文中重要概念理解的能力,考的是局部段落的理解,所以其答题区域是段落的某处,A——D选项信息刚好按文章先后顺序排列。比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相约高中·弗措·思辨·约取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应考方略·高考阅读新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第07页:应考方略·高考阅读新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第08页:应考方略·高考阅读新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第09页:应考方略·高考阅读新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第10页:应考方略·高考阅读新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第11页:应考方略·论述类文本阅读应对策略
   第12页:应考方略·论述类文本阅读应对策略
   第13页:应考方略·论述类文本阅读应对策略
   第14页:应考方略·立足论证,破解难题
   第15页:应考方略·立足论证,破解难题
   第16页:应考方略·紧扣文本“找”情感把握情感“析”手法
   第17页:应考方略·从平面类比到空间
   第18页:应考方略·从平面类比到空间
   第19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第20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第21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第22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第23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第24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第25页:应考方略·2017年高考全国卷立几热点预测
   第26页:应考方略·2017年高考全国卷立几热点预测
   第27页:应考方略·2017年高考全国卷立几热点预测
   第28页:应考方略·2017年高考全国卷立几热点预测
   第29页:应考方略·2017年高考全国卷立几热点预测
   第30页:应考方略·2017年高考全国卷立几热点预测
   第31页:应考方略·活用“换元法”进行转化
   第32页:应考方略·活用“换元法”进行转化
   第33页:应考方略·活用“换元法”进行转化
   第34页:应考方略·活用“换元法”进行转化
   第35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信息定位的三个技巧
   第36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信息定位的三个技巧
   第37页:应考方略·巧学既可作实义动词又可作系动词的动词
   第38页:应考方略·巧学既可作实义动词又可作系动词的动词
   第39页:应考方略·It的13个常用句型及其运用
   第40页:应考方略·It的13个常用句型及其运用
   第41页:应考方略·It的13个常用句型及其运用
   第42页:应考方略·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
   第43页:应考方略·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
   第44页:应考方略·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
   第45页:应考方略·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
   第46页:应考方略·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
   第47页:应考方略·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
   第48页:应考方略·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
   第49页:应考方略·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
   第50页:应考方略·明晰考向 聚焦考点
   第51页:应考方略·明晰考向 聚焦考点
   第52页:应考方略·明晰考向 聚焦考点
   第53页:应考方略·明晰考向 聚焦考点
   第54页:应考方略·明晰考向 聚焦考点
   第55页:应考方略·明晰考向 聚焦考点
   第56页:应考方略·正确快捷判定遗传系谱 提升遗传题解题思维
   第57页:应考方略·正确快捷判定遗传系谱 提升遗传题解题思维
   第58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59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0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1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2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3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4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5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6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7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8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9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70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71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72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73页:相约高中·顺“道”起舞,以退求进,立足课堂,决胜高考
   第74页:相约高中·顺“道”起舞,以退求进,立足课堂,决胜高考
   第75页:封三
   第76页:封底
论述类文本阅读应对策略
广东教育高中版应考方略·论述类文本阅读应对策略11论述类文本阅读应对策略 2017-02-10 2 2017年02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