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应考方略·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7年02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
  50米,F中则表示大于100米小于150米,也就是说E处有一座高于200米小于250米的小山岗,F处则有一幅高于100米又小于150米的小洼地。同类型的题目还广泛应用于等温线、等压线和地租等值线等。此类题几乎成为各地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如2009年广东卷12-13题、19-20题,2008年江苏卷7-9题等。

  小结:不管是哪一类等值线图,我们只要按照以上的思路去分析,相信对大家掌握等值线图的答题规律和技巧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坐标思维

  坐标思维是指某一类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坐标上某一空间位置的一个或一组数据变化来显示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并通过它们共有的、本质的属性和内在的联系来预测该类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规律。坐标思维通常可以归纳为纵横坐标思维、三维坐标思维(空间直角坐标糸思维)和三角形坐标思维。

  1. 纵横坐标思维。

  在一个平面上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称纵横坐标。纵横坐标有两条坐标轴,两坐标轴的公共原点叫做纵横坐标系的原点,值为0,其中横轴为X轴,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在地理事物或现象方面它主要代表时间、距离、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等;纵轴为Y轴,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地理事物或现象方面它可以广泛代表昼夜长短、太阳辐射量、太阳高度、太阳黑子或耀斑的数量、气体或水体的温度、用水量或用水价格、降水量或径流流量、人口的数量、人口的比重、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高度或深度、气体数量或浓度水平、价格水平、面积数量、投入比例、运输量或运费水平等。坐标系所在平面上的任何一点到纵、横坐标轴的距离,叫做该点的坐标,通过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在坐标系上一系列点的纵、横坐标值,从而找出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这种思维就是纵横坐标思维。(这类题几乎在每年的地理高考题中都有出现)。

  【例2】(2007广东卷2)图1表示某时期内我国北方某地上空不同高度SO2浓度的变化。可能出现冷空气入侵的两个阶段是(  )

  A. ①和③  B. ②和④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分析:纵横坐标是坐标系中比较简单的一种,但在高考中往往出现的频率较多,回答这类问题主要是抓住以下几点:(1)看清楚横坐标表示的是从9月27日到10月11日时间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是某种地理事物二氧化硫(SO2)浓度分别在8米、47米、280米曲线(从图例可以看出)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在图中通过作辅助线的形式,如上图的①处,读出关键点的纵横坐标值,表示9月28日8米高度的二氧化硫浓度是28×10-3mg/m3,依此类推②处10月1日、③处10月6日和④处10月11日的二氧化硫浓度分别是3×10-3mg/m3、28×10-3mg/m3和6×10-3mg/m3,②和④的二氧化硫浓度明显比①和③要低。(3)通过分析得出二氧化硫浓度在②和④处特别低的原因应该是受到北方较强冷空气的入侵,吹散和稀释了原有的空气,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硫气体浓度,但冷空气过后,风势减弱,二氧化硫气体重新积聚,浓度又明显上升。故本题应选B。

  小结:解此类题的一个关键是分清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哪项内容并通过在图中作辅助线的形式精确度量各点的坐标值以及分析他们之间存在的内在必然联系。

  2. 三角形坐标思维。

  在一个平面上画三条坐标轴,刚好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分成若干等分(一般可分为5或10等分),并标注出三条坐标所表示的变量,然后连接成与每一组0变量所在边的平行线,三条坐标所表示的变量通常是由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百分比构成。通过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在三角形坐标系上一系列点的百分比构成,从而找出这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这种思维就是三角形坐标思维。三角形坐标思维一般用于人口年龄构成、三大产业比重或产业人口构成、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构成、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等。

  【例3】(2004年全国春季文综)

  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回答(1)~(3)题:(见下页图5)

  (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 37.6 ∶ 17.4 ∶ 45.0   B. 31.6 ∶ 30.5 ∶ 37.9

  C. 15.5 ∶ 24.5 ∶ 60.0   D. 37.6 ∶ 24.5 ∶ 37.9

  (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相约高中·弗措·思辨·约取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应考方略·高考阅读新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第07页:应考方略·高考阅读新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第08页:应考方略·高考阅读新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第09页:应考方略·高考阅读新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第10页:应考方略·高考阅读新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第11页:应考方略·论述类文本阅读应对策略
   第12页:应考方略·论述类文本阅读应对策略
   第13页:应考方略·论述类文本阅读应对策略
   第14页:应考方略·立足论证,破解难题
   第15页:应考方略·立足论证,破解难题
   第16页:应考方略·紧扣文本“找”情感把握情感“析”手法
   第17页:应考方略·从平面类比到空间
   第18页:应考方略·从平面类比到空间
   第19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第20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第21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第22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第23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第24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第25页:应考方略·2017年高考全国卷立几热点预测
   第26页:应考方略·2017年高考全国卷立几热点预测
   第27页:应考方略·2017年高考全国卷立几热点预测
   第28页:应考方略·2017年高考全国卷立几热点预测
   第29页:应考方略·2017年高考全国卷立几热点预测
   第30页:应考方略·2017年高考全国卷立几热点预测
   第31页:应考方略·活用“换元法”进行转化
   第32页:应考方略·活用“换元法”进行转化
   第33页:应考方略·活用“换元法”进行转化
   第34页:应考方略·活用“换元法”进行转化
   第35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信息定位的三个技巧
   第36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信息定位的三个技巧
   第37页:应考方略·巧学既可作实义动词又可作系动词的动词
   第38页:应考方略·巧学既可作实义动词又可作系动词的动词
   第39页:应考方略·It的13个常用句型及其运用
   第40页:应考方略·It的13个常用句型及其运用
   第41页:应考方略·It的13个常用句型及其运用
   第42页:应考方略·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
   第43页:应考方略·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
   第44页:应考方略·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
   第45页:应考方略·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
   第46页:应考方略·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
   第47页:应考方略·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
   第48页:应考方略·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
   第49页:应考方略·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
   第50页:应考方略·明晰考向 聚焦考点
   第51页:应考方略·明晰考向 聚焦考点
   第52页:应考方略·明晰考向 聚焦考点
   第53页:应考方略·明晰考向 聚焦考点
   第54页:应考方略·明晰考向 聚焦考点
   第55页:应考方略·明晰考向 聚焦考点
   第56页:应考方略·正确快捷判定遗传系谱 提升遗传题解题思维
   第57页:应考方略·正确快捷判定遗传系谱 提升遗传题解题思维
   第58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59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0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1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2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3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4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5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6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7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8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69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70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71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72页:笑傲考场·七选五阅读原创题专项练习
   第73页:相约高中·顺“道”起舞,以退求进,立足课堂,决胜高考
   第74页:相约高中·顺“道”起舞,以退求进,立足课堂,决胜高考
   第75页:封三
   第76页:封底
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
广东教育高中版应考方略·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47地理高考中的数学思维 2017-02-10 2 2017年02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