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格式百分比思维。
表格式百分比思维是指通过若干个单元格里的百分比数值随若干行和列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不同而不断变化,通过分析这些百分比数值的变化与之具有密切联系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关系,从而找出这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这种思维就是表格式百分比思维。在现实生活中表格式百分比用于显示数字和其他项以便快速引用和分析,它能很清晰简明地表达所需要表达的东西。表格式百分比思维广泛应用于分析生产或生活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地形结构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动情况、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或人口年龄结构)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人口随高度或纬度的变化情况、工农业生产成本结构的变化情况、工农业产品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情况、产业结构或运输结构的变化情况、各类投资产业结构或地区比例的变化情况、不同地区年降水量或太阳辐射量随季节的变化情况、旅游人数随地区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等等,都能很好发挥它的作用。
【例5】(2008全国文综3-4题)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1-2题。
3. 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 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 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 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4. 该城市是
A. 南京 B. 深圳 C. 西安 D. 沈阳
分析:表格式百分比思维是高考中出现得比较多的一种百分比思维,判读的关键在于掌握以下阅读步骤:(1)列一般表示时间的变化,行一般表示地理事物或现象,行与列所对应的单元格则是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在某一时段的百分比数值。(2)某一列所有的若干行的单元格的百分比数值之和或某一行所有的若干列的单元格的百分比数值之和为百分之一百。(3)根据每一行(或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百分比数值的变化特征,来判断出这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例如表格中的总人口(万人)由1982年的35万增加到2000年的701万,0~14岁人口(%)由1982年的35.27%减小到2000年的8.5%,65岁及以上人口(%)由1982年的6.37%减小到2000年的1.11%,而15~64岁人口(%)则由1982年的58.36%上升到2000年的90.39%,说明总人口的快速增加主要是由15~64岁人口的快速增加造成,结合我国的改革开放最早是从深圳开始,深圳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很快,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人口迁入,便可以判断出3题选D、4题选B。
2. 扇形(饼状)百分比思维。
扇形(或饼状)百分比思维是指用一个到若干个圆(或短圆柱)表示某些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的百分比数值随某一因素(如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通过分析这些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占的百分比数值的变化与之具有密切联系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关系,从而找出这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这种思维就是扇形(或饼状)百分比思维。扇形(或饼状)百分比结构图易于直观地反映出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各个项目与总数之间、过去与现在或未来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广泛用于分析能源分布或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地形结构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工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趋势、交通运输结构的变化趋势等等。
【例6】(2004年上海卷)(四)当前,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特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主要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就业结构和农业区域结构,读图回答:(14分)
32. 根据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今后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应提高 业的比重,降低 业的比重。在种植业发展中,应保证 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33. 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多项选择)
A. 将劳动力从种植业向林、牧、渔业转移
B. 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第二、第三产业
C. 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以非农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D. 将东部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西部牧区迁移
分析:扇形(或饼状)百分比思维也是高考中常常出现的一种百分比思维,判读的关键在于掌握以下阅读步骤:(1)每一个扇形都是用同一个圆心来作为共同的顶点,每一个扇形就代表了一个研究对象,每一个扇形合在一起就代表了一个圆即研究对象的整体,一般用百分之百(100%)表示。(2)有些扇形(或饼状)百分比图有图例,没有百分比数据;有些扇形(或饼状)百分比图没有图例,但有百分比数据。有图例、没有百分比数据的扇形(或饼状)百分比图,要认真阅读图例。在扇形(或饼状)百分比图中,找出图例所代表的每一个研究对象以及估算出每一个研究对象所占的大约百分比,便可以找出这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而图中直接标有研究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