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分析】解答时应先对句子进行切分,句中有两个关键短语:“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前者指陈忠实小说作品的独特价值,后者指他的小说的艺术水准和影响力度。带着这两个关键短语,可以在文本和相关链接中找到佐证信息。同时,关键句位于文本的结尾部分,内容上概括收束全文,表达作者对传主的高度评价。结合上下文语境和文章主旨巧妙转换,就可以综合整理出答案要点。
例3: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分析】题干要求:一是探究“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的关系”,二是探究这种关系“在文本中的表现”。第一问要理解“剥离”“寻找”的文本意思,传主写作的过程中“寻找”是一种浅层次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才会蜕变,才想要“剥离”。第二问“哪些”,要求多角度思考,可以理解为文学营养、时代精神、典型性格、自身成就等方面,重点是阐述“剥离什么”与“寻找什么”的关系。
总的来说,解答好传记类文本阅读题,既要遵循此类文本阅读的基本规律性和规范性,又要在答题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循规蹈矩”,又要灵活变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重视客观题,树立主观题的得分意识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题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个“拦路虎”,从最近几年各省市高考阅卷结果来看,这道题得分普遍偏低。之所以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试题本身难度较大,考生的文学阅读鉴赏能力较弱,平时训练缺少总结,以至于不能掌握常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对这道题得分有很大的影响。要想突破瓶颈,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就是理清解题思路,掌握重要知识点的考法以及关键题型的解答技巧。
1.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客观题
2017年新课标卷小说阅读的考试题型有两种:一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一般人认为,客观题好回答,只需选择ABCDE中“最恰当”或“不恰当”的两项,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都在各个选项里,我们只需判断正确与错误即可;而主观题不好回答,要根据题目要求独立地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鉴赏判断,还要组织语言来表述,特别麻烦费事。
其实,小说阅读的客观题看似简单,可在某种程度上比主观题更重要。因为客观题往往涉及多个角度,既要考虑小说的情节、主题思想内容,也要考虑人物形象,还要考虑小说的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虽然最后只是要我们作出判断,但是作出判断的过程并不轻松,对我们阅读小说的综合考查性很强。同时,小说阅读的客观题放在最前面,考查我们对一篇小说阅读理解的基本情况,对小说阅读客观题的错误判断,往往还会直接影响后面的主观题回答,形成连锁反应。由此说来,小说阅读第一题客观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下面,我们以2017年广州市最新模拟考试题的《活着(节选)》为例,进行阅读与答题的分析。
万二喜穿着中山服,干干净净的,若不是脑袋靠着肩膀,那模样还真像是城里来的干部。他拿着一瓶酒一块花布,由队长陪着进来。家珍坐在床上,头发梳得很整齐,衣服破了一点,倒很干净,我还专门在床下给家珍放了一双新布鞋。凤霞穿着水红衣服低着头坐在她娘旁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