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应考方略·“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量体裁衣式设置考题,但总体的方向还是小说的知识点,不会有僭越。纵观近五年的高考,我们概括出以下几个特点:(1)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4个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②揣摩人物形象;③注意环境描写;④概括(或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及鉴赏小说的标题。(2)问题的切入点较小,问题较具体。集中于分析综合和鉴赏题。(3)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集中于探究题。

  二、怎么读?

  当我们了解了命题的规律,给我们高考小说阅读准备了大量的“干粮”,这时候的我们,可以熟知命题的规律,为新文本的阅读扫除陌生和障碍。接下来,让我们来进一步掌握阅读文本的规律吧!

  1. 积攒文体规律

  小说文本是属于叙事类文体,因此阅读时应该按小说的情节发展来梳理文章的结构。第一,小说习惯通过“典型形象”表达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而典型形象是什么类型,什么性格,什么社会意义等,都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知晓的。第二,小说的主题往往比较隐晦,因此阅读时,考生应该想想文本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考或认识?第三,有时,小说是通过插叙或回顾的形式来补充情节、交代背景,以增加作品的容量和帮助完善主题, 因此,阅读时要多留心眼。第四,小说的语言风格也是阅读时需要留意的,不少小说家有着自己独特的小说语言风格。例如,汪曾祺的小说,语言风格明显,这也是命题者喜欢设题的地方。另外,节选的作品具有相对完整的独立的结构与主旨,删改的作品对原作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更集中地体现小说的文体特征,故做题时候不应有这方面的顾虑。

  2. 明晰小说侧重点

  很多小说,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情节设置,抑或是环境描写等都是一等一的,这样的小说对命题者来说无疑是方便的。但也有一些小说是有侧重点的,例如一些小说,情节不算曲折,设置不算高超,但其小说的人物塑造是精妙绝伦的,这样命题起来,自然不会再对情节那有太多的想法,但在人物方面的设题就会多些。作为考生,我们就要心中有底。例如:2018年全国I卷的《赵一曼女士》。因为是革命历史小说,小说着重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互换,因此,试题扣住“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来设题,创设历史具体情境,让考生关注文本中现实对历史的追问、历史的现场叙事、史料的还原,体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在感动与思考中自然深化对革命文化的认识。如全国II卷第6题要求考生体会并简析老舍幽默生动的语言、全国III卷第6题“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都是按照小说的侧重点来命题的。

  3. 利用阅读的着眼点

  分析小说的要素,从要素入手解读作品:

  ①明确是侧重于叙事还是侧重于写人。

  ②事——了解写了“什么事”,文本是怎样安排结构的?(分成哪些场面梳理事情的开头、过程、结尾等部分)

  ③人——知道涉及“哪些人”,谁是主要的?谁是相关的?他们是什么关系?

  ④写——作品中有哪些“描写”?人物说了哪些话?有哪些景物等等。

  ⑤思考作品的主旨。

  ⑥找出叙事或塑造人物时有什么明显的技巧方法。

  ⑦尝试分析作品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⑧关注那些含义丰富的语句或人物独特的对话、独白。

  4. 例读《赵一曼女士》

  这篇小说的内容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是侧重写人的,小说的其他元素应该是围绕人物的塑造起些作用。小说写了赵一曼女士即使被捕了,依旧费尽全力开展革命斗争的故事。文本涉及到了审问赵一曼的大野泰治,赵一曼争取的对象董警士和韩护士。作品中,作者阿成对赵一曼女士文人兼军人气质有了明显的描写,对革命根据地是有比较详细的描写,对纪念碑有着比较详细的描写等等。这篇文章对话比较多,而基本是次元人物和主人公的对话,为塑造主人公作用比较明显。本文是革命文学,通过革命烈士赵一曼的故事展开。因此,本文的主旨应该是歌颂赵一曼的智勇双全和其大无畏的精神。其他语言特点、明显的写人技巧以及人物独白特征不明显。本文有一处特别值得关注:作者在开头并不直接写赵一曼女士,而是由第一人称“我”展开叙事,讲自己与医院的平淡关系。看到这里,读者不禁感到阿城是在讲自己的故事吧!实则不然,再往后读便会发现“我”因注意到赵一曼曾在这里住过院从而查阅资料,想了解赵一曼的故事并把这些故事讲述给读者。到这里为止,便会发现作者是“以我的口吻讲赵一曼的故事”,是一种内聚焦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我”与赵一曼并不是同一个时空的人,作者是跨越时空讲了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这又与一般的内聚焦不同,如果说一般的内聚焦为“同一时空的内聚焦”,那么《赵一曼女士》则采用的是“跨时空的内聚焦”。 

  既然采用的是内聚焦的形式,那么这个故事必定有揣测、推测的内容及语气在里面。再往下读,果不其然,在写到钟声时,作者说:“我无法猜测赵一曼女士听到这钟声时有怎样的感想,但我能肯定一点……”这句话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读者读到这句话,再看后面关于赵一曼女士在病房中的生活及逃走遇害时的情景时,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作者与赵一曼不在一个时空,怎么会知道得这样详细呢?”因为这一切只是作者的推测而已。

  加上了种种的推测,使得作者这个异时空的讲述人变得更像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也使得全篇的内聚焦方式变得更像是零聚焦。在这样的形式下,受述者的每一举每一动都逃不过作者的眼睛。这或许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因为要表现出赵一曼的英雄形象,仅仅以内聚焦的方式,告诉读者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相约高中·明心见性,莫负生命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应考方略·融合新课标精神,指向深化阅读
   第07页:应考方略·融合新课标精神,指向深化阅读
   第08页:应考方略·融合新课标精神,指向深化阅读
   第09页:应考方略·融合新课标精神,指向深化阅读
   第10页:应考方略·融合新课标精神,指向深化阅读
   第11页:应考方略·“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第12页:应考方略·“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第13页:应考方略·“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第14页:应考方略·“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第15页:应考方略·散文阅读考情概述及解题方略
   第16页:应考方略·散文阅读考情概述及解题方略
   第17页:应考方略·散文阅读考情概述及解题方略
   第18页:应考方略·在“散”中梳理文章脉络,构建答题的五个思考维度
   第19页:应考方略·在“散”中梳理文章脉络,构建答题的五个思考维度
   第20页:应考方略·积累素材应披沙拣金
   第21页:应考方略·积累素材应披沙拣金
   第22页:应考方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点分析
   第23页:应考方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点分析
   第24页:应考方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点分析
   第25页:应考方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点分析
   第26页:应考方略·函数零点问题基本解题策略
   第27页:应考方略·函数零点问题基本解题策略
   第28页:应考方略·函数零点问题基本解题策略
   第29页:应考方略·函数零点问题基本解题策略
   第30页:应考方略·函数零点问题基本解题策略
   第31页:应考方略·函数零点问题基本解题策略
   第32页:应考方略·灵魂不等式及其应用
   第33页:应考方略·灵魂不等式及其应用
   第34页:应考方略·细品真题,多解拓展
   第35页:应考方略·细品真题,多解拓展
   第36页:应考方略·细品真题,多解拓展
   第37页:应考方略·细品真题,多解拓展
   第38页:应考方略·以“本”为源,夯实基础
   第39页:应考方略·名词和冠词的复习要点
   第40页:应考方略·名词和冠词的复习要点
   第41页:应考方略·名词和冠词的复习要点
   第42页:应考方略·高考英语阅读中如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43页:应考方略·按图索骥智取“七选五”
   第44页:应考方略·按图索骥智取“七选五”
   第45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46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47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48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49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50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51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52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53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54页:应考方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
   第55页:应考方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
   第56页:应考方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
   第57页:应考方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
   第58页:应考方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
   第59页:应考方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解读中美关系
   第60页:应考方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解读中美关系
   第61页:应考方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解读中美关系
   第62页:应考方略·高考核心素养命题视角对高三复习的启示
   第63页:应考方略·高考核心素养命题视角对高三复习的启示
   第64页:应考方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分析
   第65页:应考方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分析
   第66页:应考方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分析
   第67页:应考方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分析
   第68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卷Ⅰ第24题多种解法探析
   第69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卷Ⅰ第24题多种解法探析
   第70页:应考方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典型题型指津
   第71页:应考方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典型题型指津
   第72页:应考方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典型题型指津
   第73页:相约高中·行远自迩 成就大我
   第74页:相约高中·行远自迩 成就大我
   第75页:封三
   第76页:封底
“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广东教育高中版应考方略·“六分”在读,“四分”于答12“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2018-11-10 2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