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survived and, according to a local story, set up a tomato-canning factory.

  1. What can we infer the underlined part in Paragraph 3 ?

  A. The process of ignoring the tomato slowed down. 

  B. There was little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the tomato. 

  C. The tomato was still refused in most western countries. 

  D. Most western people continued to get rid of the tomato. 

  2. Wha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Robert Johnson to eat the tomato publicly ?

  A. To make himself a hero. 

  B. To remove people’s fear of the tomato. 

  C. To speed up the popularity of the tomato. 

  D. To persuade people to buy products from his factory. 

  3.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 To challenge people’s fixed concepts of the tomato. 

  B. To give an explanation to people’s dislike of the tomato. 

  C. To present the change of people’s attitudes to the tomato. 

  D. To show the process of freeing the tomato from religious influence. 

  答案与点拨

  (一)本文是广告类阅读,主要介绍了纽约几处景点的相关信息,包括中央公园、帝国大厦、无畏号海空博物馆和麦迪逊广场花园。

  1. A 细节理解题。由the New York Skyride可定位到第二则广告,再根据第二句The observation deck (瞭望台) on the 86th floor is open to general public, offering a wonderful view of the city. 可知,Skyride是用于观光的,故选A。

  2. C 写作目的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纽约几处景点的相关信息,其目的是给游客提供纽约旅游指南,故选C。

  (二)本文为说明文,本文就如何保护自己的自行车不被盗窃提了五条建议。

  1. D 细节理解题。由Always lock your bicycle when you leave. Secure it to lampposts or trees. 可知,在Basic Security这部分中给了我们关于离开时锁自行车的信息,故选D。

  2. C 推理判断题。由下文的“It can also help the police find your bicycle.”可推断出它既是一种防止小偷偷车的方法,也是帮助警察找车的方法,选项C正确。此外,我们也可根据生活常识推断,在自行车上做安全标记,对于小偷来说当然是起到了防盗作用,换句话说,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偷你的自行车”。

  3. B 写作目的题。文章第一段提到了苏华买了一辆自行车,她非常担心自行车的安全,她的朋友就给她发了一篇关于保障自行车安全的文章,文章主要就如何保护自己的自行车不被盗窃提了五条建议,即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议保证你自行车安全的方法,故选B。

  (三)本文是一则广告,主要介绍了EP便捷式取暖器的优点及特色。

  1. B 段落大意题。由第二段内容可知,EP便捷式取暖器没有外露的加热部件,不会引起火灾。只有在触碰时EP取暖器外部才会发热,所以不会烫伤小孩或宠物。由此可见,本段主要讲EP便捷式取暖器的安全性,故选B。

  2. D 推理判断题。由第四段最后一句“With the EP, the temperature will not vary in any part of the room.”可知,EP取暖器能够使房间内任何地方的温度都是一样的。换言之,这种取暖器能够使房间均匀受热,因此evenly在此处理解为“均匀地”,故选D。

  3. A 写作目的题。由文章最后两段,特别是最后一句“Take action right now!”可知,本文是一则广告,广告的目的是吸引读者来购买这款产品,故选A。

  (四)本文主要阐明了关于肥胖和锻炼的几个误区。

  1. D 作者观点题。由第二段最后一句“and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y share the same habits of eating too much and exercise too little.”可知,作者认为肥胖跟不平衡的生活方式有关,故选D。

  2. B 作者观点题。由最后一段第三句“Indeed, pain is your body telling you something’s wrong, and continuing to exercise could lead to serious injury.”可知,如果在锻炼过程中感受到疼痛还继续锻炼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由此可推断,如果当身体感到持续的疼痛就要停止锻炼,故选B。

  3. B 写作目的题。由第一段第一句“There have always been a lot of commonly believed but false ideas about being fat and doing exercise.”可知,对于肥胖和锻炼一直存在着许多人普遍相信却是错误的观点,接着文章讲了四个这样的错误观点并逐一澄清。因此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澄清关于肥胖和锻炼的一些错误观念,故选B。

  (五)本文主要介绍了全世界各地有关电影方面的书籍,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口味。

  1. C 推理判断题。题目问的是:谁可能是这篇文章的演讲者?由第二段Welcome to our newly-opened Richards Cinema Bookstore!及下文描述,再结合答案选项,可推断演讲者可能是电影书店的经理,故答案选C。

  2. B 细节理解题。该题问的是文中提到几个亚洲国家,我们只要数一数即可。文中提到的国家有:Chinese-China,French-France,Indian-India,British-Britain,Mexican-Mexico,Japanese-Japan,Australian-Australia,German-Germany,Itlian-Itlia。其中是欧洲的有:France,Britain,Germany,Itlia;Mexico是美洲的;Australia是大洋洲的;属于亚洲的有:China,India,Japan。故选项B正确。

  3. A 写作目的题。文章问的是演讲者的目的是什么?电影书店的经理向大家介绍了全世界各地的书籍,目的显然是为了吸引顾客,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B“把顾客留在电影书店里”,虽说演讲者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想留住顾客,但演讲者主要还是想吸引新的顾客,所以B答案过于片面;C“提供顾客见电影明星的机会”和D“让读者做电影制片商”明显不符合文意,故答案选A。

  (六)因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而无法上大学的作者在网上发现了一个教育中心的计算机培训课程,从而使她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学习计算机课程,并因此改变了她的生活。

  1. B 细节理解题。由第二段最后两句“The fact was that I was found to have ADHD... I was unable to keep focused for more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相约高中·明心见性,莫负生命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应考方略·融合新课标精神,指向深化阅读
   第07页:应考方略·融合新课标精神,指向深化阅读
   第08页:应考方略·融合新课标精神,指向深化阅读
   第09页:应考方略·融合新课标精神,指向深化阅读
   第10页:应考方略·融合新课标精神,指向深化阅读
   第11页:应考方略·“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第12页:应考方略·“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第13页:应考方略·“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第14页:应考方略·“六分”在读,“四分”于答
   第15页:应考方略·散文阅读考情概述及解题方略
   第16页:应考方略·散文阅读考情概述及解题方略
   第17页:应考方略·散文阅读考情概述及解题方略
   第18页:应考方略·在“散”中梳理文章脉络,构建答题的五个思考维度
   第19页:应考方略·在“散”中梳理文章脉络,构建答题的五个思考维度
   第20页:应考方略·积累素材应披沙拣金
   第21页:应考方略·积累素材应披沙拣金
   第22页:应考方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点分析
   第23页:应考方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点分析
   第24页:应考方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点分析
   第25页:应考方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点分析
   第26页:应考方略·函数零点问题基本解题策略
   第27页:应考方略·函数零点问题基本解题策略
   第28页:应考方略·函数零点问题基本解题策略
   第29页:应考方略·函数零点问题基本解题策略
   第30页:应考方略·函数零点问题基本解题策略
   第31页:应考方略·函数零点问题基本解题策略
   第32页:应考方略·灵魂不等式及其应用
   第33页:应考方略·灵魂不等式及其应用
   第34页:应考方略·细品真题,多解拓展
   第35页:应考方略·细品真题,多解拓展
   第36页:应考方略·细品真题,多解拓展
   第37页:应考方略·细品真题,多解拓展
   第38页:应考方略·以“本”为源,夯实基础
   第39页:应考方略·名词和冠词的复习要点
   第40页:应考方略·名词和冠词的复习要点
   第41页:应考方略·名词和冠词的复习要点
   第42页:应考方略·高考英语阅读中如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43页:应考方略·按图索骥智取“七选五”
   第44页:应考方略·按图索骥智取“七选五”
   第45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46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47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48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49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50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51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52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53页: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第54页:应考方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
   第55页:应考方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
   第56页:应考方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
   第57页:应考方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
   第58页:应考方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
   第59页:应考方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解读中美关系
   第60页:应考方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解读中美关系
   第61页:应考方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解读中美关系
   第62页:应考方略·高考核心素养命题视角对高三复习的启示
   第63页:应考方略·高考核心素养命题视角对高三复习的启示
   第64页:应考方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分析
   第65页:应考方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分析
   第66页:应考方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分析
   第67页:应考方略·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分析
   第68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卷Ⅰ第24题多种解法探析
   第69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卷Ⅰ第24题多种解法探析
   第70页:应考方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典型题型指津
   第71页:应考方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典型题型指津
   第72页:应考方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典型题型指津
   第73页:相约高中·行远自迩 成就大我
   第74页:相约高中·行远自迩 成就大我
   第75页:封三
   第76页:封底
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广东教育高中版应考方略·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52阅读理解中的“写作目的”真题演练 2018-11-10 2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