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小说和散文在文体特征方面固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就应对高考的角度来看,在作品内容概括、主题提炼、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理解方法、解题方法、答案表述方面并没有什么不同,小说、散文和诗歌鉴赏中对艺术手法的鉴赏思路也基本一样,所以,文学类文本阅读除了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考点要分开训练之外,作品主题理解、艺术技巧、语言品味等考点知识和答题方法完全可以整合在一起,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展开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备考负担,提高备考效率,知识整合更加到位,知识体系更简约清晰。另外,对文本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必考的考点,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也需要考到这点,所以没有单列出来。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知识与方法精要一览:
一、小说考点:人物、情节、环境
(一)考点:人物
【知识基础】“文学即人学”。小说的核心人物是塑造好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集中、普遍地反映生活。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
【阅读重点与方法】圈画细节,快速整合、概括、分析人物特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人物的语言、肖像、神态、行为动作、心理等细节表现出人物什么性格,如何表现的;人物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人物怎样集中、普遍地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即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如何体现的。
【设问方式】1. 作品中××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 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她)有什么样的心态(品质)?请简要分析。
3. 请概括××与××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 小说以××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5.小说中描写××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小说安排××这个人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方法和切入点】
1. 分析人物形象题。(1)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2)分析方法,通过人物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 小说形象作用题。首先分清形象主次,然后依据各自的作用,结合文本作答。
回答主要形象的作用:对情节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读者的欣赏感受。
回答次要形象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穿针引线组织情节;渲染氛围奠定基础;揭示主题。
回答物象的作用:物象的类别和特征;物象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物象的位置,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位置,要紧紧结合上下文来分析;物象在点题方面的作用。
【答题模式】
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特点。1.综合表述式。用一个判断句表述:××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2.分点列举式。××的性格特点:①特点一+分析;②特点二+分析;③特点三+分析。
小说形象的作用。1. 主要人物的作用:揭示小说主题。2. 次要人物的作用:(1)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2)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中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3)推动情节发展或造成情节陡转;(4)营造氛围,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
(二)考点:情节
【知识基础】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比真实生活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阅读重点与方法】划分层次,理清情节脉络,即从外显的情节入手,由外而内地理解小说的主题。理出小说情节架构:先概括自然段段意,将概括的内容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切分。寻找贯穿小说的线索或叙述主体;注意各个段落以及各段内部层次之间的关系。
【设问方式】
1. 请围绕主人公XXX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2. 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3.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4.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5. 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6. 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
【解题方法和切入点】
1. 主要是概括故事情节。(1)结构概括:先给文章各段落标上序号,明确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进而梳理概括情节。(2)场面概括: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3)线索概括: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2. 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概括某一情节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前文。(5)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8)起线索作用。(9)埋下伏笔。
【答题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