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生态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理应建立在对自然的了解与尊重的基础之上。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是什么?或许还有其他,但有一点是非常关键的,那就是走进自然生态。湛江市生物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伟民正在实践的“自然教育”就是基于此。他说:“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去自然的地方亲近自然、观察自然,让参与者有所感触、有所思考,在自然与参与者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参与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并学会如何去尊重自然,进而自觉地保护自然。”
2014年11月,湛江开发区第一中学“观鸟观自然”俱乐部在杨伟民的倡导下正式成立,一项融知识性、趣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户外活动就此开始走进自然。区第一中学高三(1)班学生陈如梦在一次观鸟活动中这样写道:
“我们用望远镜观察在海湾大桥桥底下休息的树麻雀。树麻雀身材小巧,可爱极了。杨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树麻雀的特点,并让我们用心倾听树麻雀的叫声。原来,声音也可以作为识别鸟儿的依据。真是太神奇了……
接着,杨老师带领我们沿途寻觅鸟儿的踪迹,并认识路边的植物,那些花儿的名字以及特点,是我们之前从未关注过的。我们之前因为它们的常见、微小而没用心去欣赏他们,如今,我们学会了用心欣赏每一个看似微小的东西。在这一路上,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用心去感受大自然无穷无尽的魅力。”
在杨伟民看来,“观鸟是自然教育的标配”。他在一次带队观鸟活动中这样写道:
“大家静静地观察着……早晨,是鸟儿一天中最活跃的时间,可以看到天上飞的白头鹎、白喉红臀鹎、池鹭,水边的黄苇鳽、长尾缝叶莺……一个小小的池塘,吸引着我们的是这些小精灵!望远镜,将我们的眼力放大、变远,将我们的思维扩大、加深,我们从望远镜中看到平时不能看到的景象,我们了解别人没有了解的微小世界,我们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收获,我们的收获是满满的——我们因为喜欢,就会去保护它,去保护属于它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的自然教育理念,我们不需要课堂上的照本宣科,我们不需要硬生生的说教,我们需要的是对这些小精灵的欣赏。”
在湛江开发区生态文明教育的倡导与支持下,“观鸟观自然”俱乐部所开展的观鸟活动以及与鸟类相关的知识讲座、图片展、知识竞赛等自然教育活动开始走出区第一中学,影响全区甚至湛江市其他区的中小学校,例如,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湛江市培才一中、湛江市霞山实验中学、湛江开发区新民小学……走向区域性的“观鸟观自然”活动,不仅让师生收获良多,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2015年,获得了广东省优秀社团、广东省创新活动比赛二等奖,为区第一中学成功申报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示范学校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6年,被评为广东省推广观鸟先进单位、获得湛江爱鸟周活动观鸟技能比赛一等奖;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湛江市爱鸟护鸟先锋队称号……
只有走进自然,才能体验自然,才会亲近自然。2015年11月23日,在对湛江开发区民安街道山内村与英才小学进行了生态文明教育调研后,邱黎明提出了“五个一”的生态文明教育建议:一是打造“一条生态文明教育路”,通过对村内主道路进行净化、美化,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环境支撑;二是上好“一节生态文明主题班会课”,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三是开设“一门生态文明教育的校本课程”,通过编写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让生态文明教育进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四是开发“一块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田”,建议把村前稻田划出一部分作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责任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