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生态文明教育范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但也正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康庄大道上,却因为它的新颖性而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借鉴的路径可走。因之,湛江开发区的生态文明教育,既具有示范性,也可作为一个极好的区域特色教育推进范例加以剖析。
以采访者的视角,盘点两年多以来的湛江开发区生态文明教育进程以及其所取得的点滴成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湛江开发区教育人的高度以及执行力。高度,前文已或隐或现地一再提及,在此只补充一点,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就把生态文明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列为中小学德育的“五项主要内容”。
高度很重要,但没有执行力,那即便不是空的,也常常是虚的。在湛江开发区教育局内,有一个执行力极强的群体,他们人数不多,只有4个人,任务却不单一,比如负责执行统筹的江海燕是湛江开发区东海书院研究院的院长,是区教育改革项目“觉民教育”工作室的负责人;吴连助是湛江开发区东海书院研究院的副院长,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李家峰是“觉民教育”工作室成员,负责采写、接待;陈红慧是“觉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编辑,负责宣传报道与资料收集等。因为共同的“觉民教育”追求聚合在一起,致力于生态觉民的生态文明教育自然也成为了他们的分内事,甚至是重头戏。这个群体的执行力更多的是表现为影响力:他们创建的“觉民教育微信”“湛江开发区生态文明教育交流微信群”时时图文并茂地播报着区内外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资讯;他们设计、执笔撰写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案、经验总结既叙述周详又亮点凸显;他们热情投入、真诚呼吁,以自己的率先垂范影响和感染着大批教师,激发师生校园生态文学的创作欲望;他们积极组织的生态文明教育展示与交流活动,事无巨细又拿捏得当,让不愿动、不想动起来的学校都坐不住了。这就是他们让人为之心动、为之行动的“唤醒”式执行力。他们本身就是生态觉民最积极的践行者。
此外,湛江开发区教育人善于借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也是一个极好的经验。如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李子江,岭南师范学院教授刘海涛、王林发,民安街道党工委书记柯造、山内村党支部书记陈养,等等,他们都为湛江开发区生态文明教育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本文图片由湛江开发区教育局提供)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王思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