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 underestimate the heart of a champion”,这是NBA火箭队前主教练汤姆贾诺维奇的名句,意为“永远不要低估一颗总冠军的心”。当一个人或是一支队伍,乃至一座城看到过荣耀的光辉,便只会不惜一路拼搏和付出,再难回头甘于平庸。
梅县区——世界客都,足球之乡。从足坛先驱曾雪麟、王惠良、池明华,到今天奔跑在赛场上的刘彬彬、叶楚贵、李健华,梅县区这片土地上生发的足球文化就像梅江水一样,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南梅县,北延边”,这是老球迷曾经口口相传的中国足球的两面旗帜。梅县区的人民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热爱,也许只有深处其中方能真切体会。当一个个梅县区的足球健将从校园球场走向全国赛场,乃至奔跑在国际大赛上时,我们不妨将视野拉回来,从校园足球这个起点来回溯梅县区足球的荣耀之路。
进取之路
坐在记者面前的曾令诗教练和李家栋教练都是一身足球训练服,一身黝黑的皮肤,两人的言谈举止都透着一股客家人的谦和与内敛。曾令诗曾经效力于广东省青年足球队,李家栋则是从梅州市梅县区铁汉足球俱乐部退役的队员。如今两人的身份都是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的专职足球教练。
新城中心小学成立于2000年,是梅县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之一,足球并不是学校的传统强项,毕竟这所学校的办学时间和梅县区绵长的足球文化相比太过年轻。但是,历史给了新城中心小学一个机会。就在学校成立不久后的2004年,梅县区就制定了校园足球发展规划。整个梅县区以网点学校的建设为龙头,带动全区中小学校园足球水平的提升。依托这一规划,从2008年开始,相继有一批专业队和职业队的球员被引进到梅县区中小学校担任专职足球教练。通过人才引进,目前整个梅县区拥有专职足球教师58人,其中有15位退役专业足球运动员转任教练,足球专业专职教练达到36人。曾令诗和李家栋便是这些球员中的典型代表。除了曾、李两位教练外,新城中心小学陆续还引进了另外4位专职教练,使得学校的专职足球教练达到6人,再加上专职体育教师22人,新城中心小学的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已然颇具规模。
“我们现在坚持平时训练,周末组织比赛。”曾令诗介绍道。随着校园足球发展规划的推进,像新城中心小学一样,梅县区各学校足球训练和比赛日益增多,足球场地问题逐渐成为限制工作推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