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戒毒所的时候,铁门在身后发出沉闷的吼声。回头望去,感到安心。因为我知道阳光下虽有欺心蛊人的黑暗,在平静之下充斥着乱流,但道德、法纪如同戒毒所的钢铁围栏一样屹立在大地之上,熠熠生辉,照耀和镇守着人们心中的净土。”参观完珠海第二戒毒所,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学生毛以风在观后感悟《净土于心来镇守,毒品于我隔天涯》中这样写道。可见这次“家门口”的研学旅行,让她对戒毒知识有了较深的了解,也给予了她极大的感触。2015年9月开始,张振鸿带着他的“鸿志班”和“鸿杰班”开始利用假期组织“家门口”的研学旅行,先后带着学生对珠海、新会、中山、广州的历史人文景观与博物馆进行了游览,紧密结合德育与学科教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提升了组织管理能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片好评。
“是的,策划研学旅行并不容易。但要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是从课堂上、从书本中去培养,更应该在现实世界里、在路上去寻得。”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张振鸿清楚地知道历史学科具有明显的德育功能,在乡土史中蕴含大量的德育资源,所以他一直有一种带着学生去真切地贴近历史、感悟历史的冲动。而在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有一位年轻的“90后”班主任许伟洁则在广东省名班主任李丹工作室的示范和引领下积极创设特色活动,让“班”成为“家”。
李丹工作室在学校的全方位支持下,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通过专家引领、课题研究、校本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班主任学习、研修、实践和培训活动,积极帮助一大批班主任向专业化、特色化和名师型方向发展。2017年3月,在李丹工作室的指导下,许伟洁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综合成绩一等奖。
“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个二十出头,全班最矮小的女生。她从一开始就努力地让自己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能把她当成在外求学的依靠。过节时,她先想到的是那些没能回家团聚的学生,她陪着大家一起煮汤圆、包饺子、做寿司。其实,她也是父母的孩子,本应该回家团圆的……”有一位学生在空间动态上这样描述他的老师许伟洁。“是的,我也是父母的孩子,但面对学生时,我的角色是班主任,我就成了父母,而他们是我的孩子,我不能让他们少了父母的那份爱。”在记者问到许伟洁看到学生给她写的这段话是如何想时,她这样回答。
2014年9月,刚刚大学毕业的许伟洁,来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上班的第一天就接到重任——新生班的班主任。刚开始,她的班主任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短短一个月,班里就发生了两例严重违纪事件,并被全校公开通报批评。一时间她的班成为学校的“风云班级”,而她这名新教师也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但她从未气馁,另辟蹊径,与学生约定特殊密码。有“语言密码”,如果学生表现好,班主任就呼唤学生的“小名”,如果犯错了,班主任就会直呼姓名;有“行为密码”,如听到“竹子”时,学生要齐刷刷地挺直腰板;还有“心态密码”,如听到“向日葵”时,学生便要从内心暗示自己要朝气蓬勃,阳光地面对一切……特殊的密码,亲密的集体,团结友爱的“家”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诞生了,而许伟洁也迅速与学生建立了严爱有度的师生关系。
“过冬至,吃汤圆”早已是她班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