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专题·关心与唤醒: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05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心与唤醒: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文/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永刚

  上学期,我被学生票选为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最受欢迎的公共课老师。学生采访我,问及得知获奖后的心情,我如实交代:“特别惊喜,因为这是学生对我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惊喜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即是不安和忧虑,觉得自己在诸多方面还存有不足,无法“配享”(康德语)这样的赞美,受之有愧。”学生继续问我:“您觉得是什么原因让您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喜欢?”我的回答特别坚定:“是关心和唤醒。”

  幸福:作为教育的至善

  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社会节奏异常快捷,工具理性甚嚣尘上。如此之下,大学教育也难免遭遇到快餐化、标准化、程式化、功利化等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也常常感言,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以及不知为何而学。很多学生,如同进入“踏轮”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只是简单地以“我前面”和“我后面”来判断自己的位置和方式,似乎学习的动力仅仅是来自于外力的推动,而自己不过是盲从“踏入”而已。

  古代先贤亚里士多德说过,“万物向善”,诸多善中存有一个最高的善,即“至善”,而“幸福是至善”。对此,我深以为然。并将此作为课堂教学与生活教育的理念,告知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幸福,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毕竟亚里士多德也直言“思辨是最大的幸福”。最初,本以为这只是属于精神世界里的自我追求与满足,然而在我阅读了美国教育学家诺丁斯的著作之后,更加坚信了我的教育信念,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之“善”,善有很多,而“幸福是至善”。学习本是一件快乐幸福的趣事,莫因过于追求功利化的“外在善”,而忽略其本真之“善”,甚至幸福的“至善”。诺丁斯显然也赞同这一点:“将学习作为最幸福的事情,也将学习作为通向幸福之路最好的方式。”她甚至也一再表明,“幸福与苦难无关,一定有快乐有关”。(诺丁斯《幸福与教育》)

  在此基础上,我将自己定义为大学课堂里的关心者与唤醒者——关心学生、唤醒他们的心灵。简言之,大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课堂之上,更不单单是对教学知识的单纯传递。即便是课堂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并非单纯灌输和对单一教学知识点的追求,而应该将重心放在对学生的关心之上,从他们的需求和实际出发,将本该属于他们的课堂交还给他们,唤醒他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的灵魂。

  关心:幸福教育的基础

  作为青年教师,与学生交流很多,听到最多的抱怨是——“没有人关心我们,我们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没有几个老师知道我的名字!”这是来自他们的声音和渴求。任何大学都不能一味追求学术目的而放弃对学生的关心,所以诺丁斯才大声疾呼:“用所谓的标准课程来修修补补确实无济于事,真正的变化必须来自学校环境。”“我建议,我们应该将关心而不是责任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如何理解关心?我想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海德格尔认为,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关心是一瞬间的怜悯,关心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虑和苦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我甚为赞同,“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心成为一种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就会遭到破坏”。(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关心关系是伦理的基础而关系则是关心的本体性基础。为此,关系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安排好的对组(ordered pairs),产生于那些用来描述处于关系中的成员们的情感或主观经验的原则。”(诺丁斯《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路径》)

  师生关系即是最好的一种关心关系。作为关心者的教师,应该“专注”于学生,而非教材或课件。而且,专注并不意味疯狂或者痴迷,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和接受。作为被关心者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接受、确认和反馈来自教师的关心。两者关系之中始终存有“动机移位”的模式,即教师特别关心学生需要——学生感受到一种需要帮助的愿望——学生做出反应。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将关心关系作为每一次“师生在场”的主轴线,让关心的关系性始终存在。

  其次,关心其实是一种能力。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就提出一个观点,即“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门艺术”“爱是需要培养的”。所以我们应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视点·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06页:要闻·速览
   第07页:要闻·数说
   第08页:重点·觉悟和谐之道
   第09页:重点·觉悟和谐之道
   第10页:重点·觉悟和谐之道
   第11页:重点·觉悟和谐之道
   第12页:重点·觉悟和谐之道
   第13页:重点·觉悟和谐之道
   第14页:报道·书道深处是成人
   第15页:报道·书道深处是成人
   第16页:报道·书道深处是成人
   第17页:报道·书道深处是成人
   第18页:报道·书道深处是成人
   第19页:报道·“足”之乡韵:梅州市梅县区校园足球的荣耀之路
   第20页:报道·“足”之乡韵:梅州市梅县区校园足球的荣耀之路
   第21页:报道·“足”之乡韵:梅州市梅县区校园足球的荣耀之路
   第22页:策划·在创新中立德树人:广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报道篇
   第23页:策划·基于立德树人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
   第24页:策划·基于立德树人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
   第25页:策划·谢柳林:以艾米丽公式改善班风班貌
   第26页:策划·刘黔欣:以“真人图书馆”育真人
   第27页:策划·杜巧:以特色活动创新教育工作方式
   第28页:策划·名班主任引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粤式”智慧
   第29页:专题·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
   第30页:专题·基于教育协同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第31页:专题·不忘初心: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根本指向
   第32页:专题·不忘初心: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根本指向
   第33页:专题·关心与唤醒: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第34页:专题·耄耋仍施教泽,皓首不忘初心
   第35页:专题·耄耋仍施教泽,皓首不忘初心
   第36页:研究·基于校本教研的小组合作学习推进方式探索
   第37页:研究·基于校本教研的小组合作学习推进方式探索
   第38页:研究·幼儿园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39页:研究·幼儿园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40页:研究·幼儿园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41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2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3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4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45页:广告
   第46页:广告
   第47页:广告
   第48页:广告
   第49页:广告
   第50页:广告
   第51页:广告
   第52页:广告
   第53页:研究·荔湾区举行第四届“红棉杯”暨“好家风伴我成长”演讲比赛
   第54页:实践·微写作“1+X”策略
   第55页:实践·开发作文微课,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第56页:实践·运算教学要注重四个方面
   第57页:实践·运算教学要注重四个方面
   第58页:实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二指禅”和“反手功”
   第59页:实践·小学英语高年段语篇阅读教学策略
   第60页:实践·用Scratch创造教学新世界
   第61页:实践·用Scratch创造教学新世界
   第62页:实践·基于物理素养导向的高考物理试题探析及教学建议
   第63页:实践·基于物理素养导向的高考物理试题探析及教学建议
   第64页:实践·“班级音乐会”,学生的阳光舞台
   第65页:管理·刍谈学校教育发展生态的建构
   第66页:管理·刍谈学校教育发展生态的建构
   第67页:管理·刍谈学校教育发展生态的建构
   第68页:管理·阳光教育“七色文化”的有效构建
   第69页:管理·阳光教育“七色文化”的有效构建
   第70页:班队·预防校园欺凌守护平安校园
   第71页:班队·预防校园欺凌守护平安校园
   第72页:班队·预防校园欺凌守护平安校园
   第73页:班队·用文化引领班会课
   第74页:班队·照射心灵顽石的那一缕阳光
   第75页:品牌·以特色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发展内涵
   第76页:品牌·以特色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发展内涵
   第77页:品牌·以特色学校建设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发展内涵
   第78页:品牌·绿色教育视域下学校人文教育生态的构建范式
   第79页:品牌·绿色教育视域下学校人文教育生态的构建范式
   第80页:品牌·绿色教育视域下学校人文教育生态的构建范式
   第81页:品牌·绿色教育视域下学校人文教育生态的构建范式
   第82页:交流·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访学印象
   第83页:交流·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访学印象
   第84页:锐评·应试教育并非错在考试
   第85页:锐评·应试教育并非错在考试
   第86页:随笔·教育即播种
   第87页:随笔·我的逐梦之旅
   第88页:广告
   第89页:广告
   第90页:广告
   第91页:封三
   第92页:封底
关心与唤醒: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广东教育综合版专题·关心与唤醒: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33关心与唤醒: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2017-11-05 2 2017年11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