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封信写照老教师的责任情怀
李德老师常说:“是党给予了我现在的一切,我要尽我所能回报党。”
1983年,正值雷州师范专科学校发展重要时期,后勤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李德老师选择服从党的分配,从教学岗位转到后勤岗位工作。上任前夕,他给学校党委写了一封信:“如果让我选择,我会永远选择教学这个岗位,但党现在需要我做后勤工作,我必须无条件服从。”信中还列出了他的家庭财产清单,并表示要把后勤工作做好。
为了解决校舍资金不足,他每个月亲自去高教局“要钱”,把要来的钱精打细算。为了监督校舍建筑质量,他和基建人员轮流值班亲自监工,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他负责深夜一点到三点的值班。为了解决学校当时煤气供应困难的问题,他亲自去“求”煤气指标,并且带队去茂名排队灌气,有时灌一次煤气需要排上三天两夜,特别是过年期间,年三十晚上,别人家都已经吃完年夜饭,他还在茂名排队。
1995年,退休之际,李德老师又给学校党委写了第二封信。信上这样说:“作为一名教师,没能获得高级职称,是我一生不可弥补的遗憾,但我没有后悔,因为我所做的工作同样是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信中他把现有的财产清单与第一封信的财产清单进行了对比,还细细地把多出来的财产来源向学校党委做了汇报。信中李德老师还主动表示,退休后将继续把余下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在李老师看来,在党的思想意识上,就没有退休一说。他曾说,“职务可退,但党员本色不能退。听从党的召唤是党员的天职,关心下一代是党赋予我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我怎能袖手旁观?”退休后的李德老师,每个工作日都会准时到关工委办公室“上班”,多年来风雨无阻。在李德老师和其他关工委委员的努力下,学校关工委的工作卓有成效,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是名列前茅。其个人也被省关工委和市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一颗丹心两份忠诚换来的坦荡人生
“我发誓一定不辜负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时刻保持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管岁月如何流逝,李德老师始终把一枚党徽放在随身的钱包里,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将时间、精力都献给党,这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
去年的重阳节,李德老师带着爱人林月珍老师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让爱重拾记忆”活动,身穿学校统一定制的衣服,二老手挽手一起漫步校园,回忆着当年每一个幸福的瞬间,他动情地说:“校园越来越美丽,更是我们夫妻几十年来相濡以沫的见证。”李德老师与林月珍老师家是世交,两人从6岁认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喜结连理,共同携手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曾有朋友笑称:“你俩真是学校的一道爱情风景线。”
李德老师喜欢打球跑步,林老师喜欢唱歌跳舞,退休后,每天早上两人一起去市场买菜回家做饭,下午李德老师去关工委上班,林老师就去唱歌跳舞,生活虽然看似平淡却处处充满温馨。
人生就像一首交响曲,经历过高潮和低谷,经历过跌宕和起伏,经历过快乐和艰辛。蓦然回首,李德老师就像一支默默燃烧的蜡烛,为党无私奉献,用他的一生去诠释对党的精忠,对爱情的坚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