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幼儿园等级在职业人际适应中的家长关系、同事关系、领导关系3方面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影响(P=0.002,P=0.000,P=0.001)。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家长关系上,区一级幼儿园显著好于市一级幼儿园(P=0.002)与省一级幼儿园(P=0.031);在同事关系上,区一级幼儿园显著好于市一级幼儿园(P=0.000)与未评级幼儿园(P=0.003);在领导关系上,省一级幼儿园显著好于区一级幼儿园(P=0.036),而未评级的幼儿园显著低于省一级幼儿园(P=0.000)、市一级幼儿园(P=0.000)、区一级幼儿园(P=0.002)。
幼儿园等级在职业心理适应的职业认同、职业幸福与职业满意3方面均存在显著影响(P=0.000,P=0.000,P=0.016)。事后多重比较表明,在职业认同上,区一级幼儿园、市一级幼儿园、省一级幼儿园显著高于未评级的幼儿园(P=0.000,P=0.000,P=0.003);在职业幸福上,省、市、区一级幼儿园显著高于未评级的幼儿园(P=0.000,P=0.025,P=0.006),而区一级幼儿园显著高于市一级幼儿园(P=0.003):在职业满意上,区一级幼儿园显著高于市一级幼儿园(P=0.013)和未评级幼儿园(P=0.027)。
三、讨论
1. 初任教师职业适应情况呈中上水平
研究揭示了广州市黄埔区幼儿园初任教师在职业适应3个维度方面的总体情况。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平均得分均在中值(3分)以上,属中上水平。在职业适应的3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职业心理适应,其次是职业人际适应,得分最低的是职业技能适应。对比已有研究发现,初任教师职业适应情况存在不统一的现象,因地域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王静的研究表明,初任教师的职业适应的比较结果为“职业心理>职业环境>职业技能>职业关系”,且四者全部高于理论中值。沈文的研究表明,初任教师职业困境得分高低依次是教学工作、社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发展。 张彩霞的研究表明,初任教师在入职适应方面,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人际相处关系、学校环境、教学业务、职业心理。
通过与被试对象访谈后认为,之所以呈现“心理适应>人际适应>技能适应”的情况,是因为:首先,广州作为沿海城市,相较其它城市,经济条件比较好,观念开放,文化更为包容,为此,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幸福感和职业满意也相对比较高;其次,研究中的被试对象均为工作1~3年的初任教师,大、中、专学历的教师占86%,她们有着简单、乐观与轻松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相对更好;最后,职业心理具有内隐性,与个体的兴趣爱好有着紧密联系。研究也发现,大部分初任教师是出于对幼师行业的热爱而选择了幼教职业,她们活泼开朗,这为她们的职业心理适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智慧,这对于初任教师来说,无疑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践与修炼。
2. 个体因素对于职业适应影响的特点
首先,个体因素中的教龄对职业技能适应和职业人际适应具有显著性的影响,但对职业心理适应的影响不显著。教龄长的教师,在职业技能适应的基本技能方面显著好于教龄短的教师,但在管理能力和科研反思方面却没有显著优势;在职业人际适应方面,教龄长的教师在家长关系与同事关系方面显著好于教龄短的教师,在领导关系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教龄虽然对职业心理适应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初任教师的职业心理的适应在入职的前三年呈现出复杂的变化:只有职业幸福随教龄增长而增长,职业认同呈现 “先升后降”的趋势,职业满意则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与相关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发现既表现出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共同特点,又表现出广州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的独特性。基本技能、家长关系与同事关系,随着教龄的增长而提升,但管理能力、科研反思能力及领导关系的适应发展成为初任教师发展的盲点,而这些要素对于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相关部门应注意。
3. 幼儿园因素对于职业适应影响的特征
(1)岗位能显著预测初任教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人际适应情况
首先,本研究发现,主班教师与副班教师在基本技能、管理能力、科研反思和家长关系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主班教师显著好于副班教师。其次,主班教师和保育员在同事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且主班教师显著低于保育员。这可能是由于主班教师相对于保育员,与同事存在更多的竞争,因而产生了这一现象。
(2)幼儿园等级在职业适应中发挥了极其显著的作用
首先,幼儿园等级极其显著地影响了职业适应3个维度9个方面中的8个方面,而职业基本技能不受其影响。我们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幼儿园是教师职业适应的微系统,直接影响着初任教师的职业适应。
其次,区一级幼儿园的初任教师职业适应得分最高。研究发现,区一级幼儿园的初任教师,除了“领导关系”的适应能力低于市一级幼儿园和省一级幼儿园外,其余8个方面普遍高于其它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