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澄海区现有哪些特色学校?
蔡沛勤: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全区各中小学立足本校实际,积极挖掘学校资源优势,准确选择切入点和突破口,制订特色学校实施方案,发动广大师生,积极组织实施,挖掘特色,提升内涵,以特色促进发展,以特色打造品牌,全区基本形成争创特色建设的新局面,学校特色培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截至目前,我区学校创建的特色项目主要有六大类:一是以书法、绘画等为主的艺术类项目,如隆侨中学的“书香·墨韵”、莱芜中学的“美术教育”等;二是以书香校园、经典诵读、传统道德等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类项目,开展的学校较多,如南翔中学、永新小学、河美小学、育德小学等;三是以国际象棋、乒乓球、篮球等为主的体育类项目,如城南小学、岭亭小学、莲下中心小学等;四是以学校管理为主的管理类项目,如凤翔中学的和谐教育等;五是以劳动教育等为主的综合实践类项目,如坝头中心小学等;六是以科技创新、科技发明等为主的科技类项目,如兴华中学等。在此基础上,一些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学校,注重传承和积淀学校优良的传统和办学优势,并不断拓展创新,初步形成了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如澄海实验小学实施的多元化课程,东里小学开展的和乐教育,莲下中心小学开展的和美教育,澄海实验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华侨中学开展的艺体教育,端本小学开展的情商教育,等等。
本刊记者:从您的介绍看来,就学校办学特色来说,全区基于整体性建构的特色学校还为数不多,大部分都是基于单项特色的学校特色创建项目。
蔡沛勤:是的。这是我们现阶段培育特色学校工作所真实面对的实际。这个实际,既是我们以前工作成效的体现,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用力的关键节点。
本刊记者:就目前来说,区域内的这些办学特色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蔡沛勤:从这些特色项目或办学特色的内容和形式来看,主要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如实验小学积极实施多元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推动学生学习成绩和素质能力共同发展,核心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二是立足于学校所处的环境和区域特色,如岭亭小学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众多的实际,选择“体育特色”作为特色项目进行创建,先是“野蛮其体魄”,改变学生文化基础、心理素质较差的情况,然后朝“文明其精神”而努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身心健康,为今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是立足于学校的人才基础,特别是师资条件,如华侨中学根据学校艺术、体育师资充裕的优势,着力开展艺术、体育特色教育,历年高考艺术、体育成绩在全市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四是立足于学校传统文化和优势项目,如前美小学根据所在村居侨乡优势,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创建侨乡文化特色项目,创新德育工作载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