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从特色学校培育的开展情况来看,澄海区创建特色学校的主要路径是什么样的?
蔡沛勤:我们推进特色学校创建的主要路径是全面推进与示范学校相结合,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动创建活动快速发展。在各镇、街道推荐的基础上,我区已先后确定创建特色学校第一批定点学校26所、第二批定点学校20所,并于2016、2017年初委托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第一、二期培育学校特色培训班,局长亲自带领定点学校校长和各镇、街道教育行政干部参加培训,到广州、佛山等先进地区的特色学校参观,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吸取先进的创建经验。第一、二批定点学校从实际出发,注重传承积淀,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与办学风格。区教育局组织评估组对创建工作进行评估,共有澄海实验小学等9所学校被评为“澄海区特色学校”,澄海实验高级中学等19所学校被评为“澄海区特色项目学校”。这些学校通过对特色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学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有效促进了学校从教学方式到学习方式、从师资要求到办学设施、从校本教材开发到课程实施、从成果展示到评价标准等一系列变化,有力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本刊记者:这些特色学校的培育与创建,成效如何?
蔡沛勤: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一是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学生学习成绩有了进步,在各级各类比赛、竞赛、展示等活动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和名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态度、情感、价值观、能力等个性发展影响上,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素养,为学生以后人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提升了教育教学管理能力。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培养了一批特长教师,教师团队在特色建设中得到发展、进步和专业提升,丰富了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而且造就了一批理念先进、勇于开拓的优秀校长群体,形成了不同层次可以推广运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办学风格和高质量的特色学校,这将为澄海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增添更大的活力。三是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为更多家长参与到学校工作中来提供了更多的途径、更多的内容和更多的方式,促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了解,密切了家校的联系,家校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更多承担了社区的文化活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演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活跃了文化氛围,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本刊记者:今后,澄海区还将如何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蔡沛勤:培育特色学校工作启动以来,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已成为我区推动学校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引擎。区教育局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发挥优势,克服困难,扎实推进,组织第三批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把全区特色学校建设引向深入,全面提升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推动全区教育向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迈进。需要指出的是,第三批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要更注重对学校办学传统与文化底蕴的传承,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拓展深化培育学校特色;要更注重对学校系统化、整体性办学理念的提炼与建构,善于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融入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之中,或者借助课题研究成果,拓展运用,有效地培育和扩展学校特色;要更注重创新特色课程,发掘和运用多种学校内外的资源来为培育学校特色服务,并为特色学校创建提供厚实的支撑。同时,对于第一、二批初步形成的特色学校,要以系统化的思维进一步加以拓展、提升,推动特色学校形成显著辐射力与影响力,打造一批极具澄海特色的学校教育品牌。
(本文图片由汕头市澄海区教育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