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绿色教育本质上是指以尊重生命为前提,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作为追求目标,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事物的发展规律,在课程、课堂、德育、管理、评价、校园文化等各个层面坚持自然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运用科学的教育行为和方法,实现师生与学校的和谐、阳光、可持续的发展。
南海中学所建构的绿色教育,其核心要素包括科学、人文、阳光、和谐、可持续发展。“科学”主要是指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力争耗费少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获取更多的效益;“人文”强调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个性和差异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阳光”突出强调学校和师生的健康、活力、积极、生机、正能量;“和谐”即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生与社会及环境的关系,追求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教育要强调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并要让当前发展为后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起点与目标之间,从来没有直线。绿色教育理念厘定下,南海中学又一次奋力前行。
奠定根本:绿色德育的思与行
立德树人,立德是根本。绿色教育下,为学生成长打下人生底色的德育自然也是充满希望、象征生命的绿色。南海中学坚持绿色德育,牢牢把握活动体验和自主管理两大关键词,创新实施班级导师制,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中,不断强化内心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自主中管理。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全校推行班级值周管理模式。从饭堂到课室、从宿舍到运动场,大到班级纪律,小到仪容仪表,高度深入的校园自主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无论是规则内容的制订,还是相关细则的实施,以及评价与监督,全程由学生参与并执行,教师只是必要时的引导者。这种让学生来管理学生的模式更人性、更科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活动中体验。空洞的说教,乏味的指导,令现在的学生大都对德育心生抵触。没有活动,便没有德育;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南海中学的绿色德育以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作为主要途径。
学校坚持开展了十多年的阳山助学行活动,打破了以往师生以金钱、物质捐助的筹款形式。为了让学生将爱心以行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学校引导下,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爱心义卖活动。学生把书画作品、手工作品以及心爱珍藏的玩意贡献出来,摆上摊位,进行义卖,为阳山山区学生筹集善款。为了吸引师生前来购买,各班开展cosplay、摇滚、舞蹈、演唱等表演,将自我的特长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方式筹得的善款,让校园充满暖意。
为了在文体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品格,南海中学因地制宜,每年举行“西樵山历史文化考察暨徒步拉练活动”。活动当日,高二级全体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