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儿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生态理性的个体,那么,生态文明的理念自然会融汇到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并随着年龄不断成长,其生态理性也伴随着其成长不断得到强化,这将有助于在一个社会中最终实现生态文明。这就引发一个宏大的教育议事:生态教育不但是均衡教育方针的一种贯彻落实,即基于社会的宏观需要,对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教育内容以及现有的教育资源做出相应的微观调整与优化,以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也是均衡教育思想本质的深度探究及其社会意义的重新界定。”
当然,对于湛江开发区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宏大的教育议事”,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一场宏大的教育叙事”:2015年8月25日,该文发表一周后,《湛江开发区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方案》随即向全区各中小学下发,作为该区“觉民教育”理念核心建构之一的“生态觉民”教育实践活动从此在校园内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15年11月12日,“湛江开发区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在硇洲小学挂牌,这是湛江市首个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2015年12月31日,湛江开发区教育局在区第七小学召开“创建‘生态文明生活实践园’推进会”,推动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化和课程化。
2016年3月29日,湛江开发区首个“生态文明生活实践示范村”民安街道办山内村举行了“生态文明生活实践示范村”揭牌仪式,该区生态文明教育开始从学校走向农村,从学生走向村民,从校园实践走向现实生活。
2016年4月25日,湛江开发区以“乡村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研发与实践”为研究课题申报粤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点研究课题(省级)立项,该区生态文明教育从实践活动走向研究。
2017年3月,湛江开发区“‘硇洲杯’生态文学创作大赛”启动。
2017年 8月,地方性校本教材 《校园生态文学写作教程》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