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教育发展逐步迈入内涵发展阶段,产教融合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其本质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为落脚点,理清校企合作机制思路,逐步实现运行模式、课程体系、资源集成良性互动的机制创新,为优秀人才培养奠定制度保障。
一、依托企业背景,创新机制理念
(一)项目背景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导精神,产教深度融合不仅能促进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能将学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倡导“双转移”政策,粤北地区相关职业院校积极响应省的大力推进“双转移”号召,坚定不移走产教融合之路,推动产、教、学三位一体,力争实现校企无缝对接,推动汽修专业产教融合问题得到解决,形成以教学、生产、服务等完整的职教功能体系和有效机制。
汽车维修和汽车营销专业有效地开展了产教融合深层实践,探索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不断完善规范,持续探索创新,形成符合粤北地区实际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
二、整合机制融通创新,运营机制凸显过程管控
新时速班针对本地区发展情况汽修专业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对企业调研,兄弟学校交流经验,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调动教师积极性,推行以下管理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发展。
(一)政策支持,目标明确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粤府〔2015〕12号,以下简称《意见》)《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粤府办〔2011〕39号)精神。广东职业教育步伐不断前进,大大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文件提出大力发展校企合作,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发展专业内涵,为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提供政策基础。
(二)找问题,定方向
职业教育工作中教学诊断与改进的不断推进,职业教研新一轮的调整成为学校非常重视的一项,其中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不能流于表面,要在从中找出突破口,不断发展专业,才能稳定专业发展。探索适应本地区人才培养工作,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机制创新上进行突破。
(三)团队协助,开启创新之旅
组成校企合作成员团队,对汽修专业产教融合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展开文献研究,针对学生、企业等对象进行研究调查,定期讨论,运用各项分析研究方法。在新时速班合作机制上进行研究,找出存在问题,完善管理机制,在区域内创新性与企业开展了以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四)整合管理,创新机制
校企合作在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机制下,给学生培养带来很多有利的条件,其带动的专业建设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团队研究,归纳总结形成了图1的制度:
三、培养学生四步走战略
根据《汽修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适应企业要求。因此分四步进行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