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是指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服务、人员要素,开展经费、指导服务、创业导师、育人模式、质量检测跟踪、理论研究六个子系统的保障。这六个子系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互相影响的,子系统联动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应,才能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立体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各系统是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教学改革为中心任务,融合协同、多方联动发挥保障作用,具有目标导向、中心化、融合协同的特征。
三、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的路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尚不完善,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针对性、有序地开展,必须构建以“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提升高职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建立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创新创业人才机制”“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检测跟踪机制”“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保障机制。
1.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
通过设立奖励基金、创业风险基金,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引入市场机制,以市场化机制组建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公司,整合项目、技术、团队、资金、产业链等资源,引进政府、企业、行业、校友、天使投资人的资金,设立奖励基金,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设立创业风险基金,降低学生创业风险。
2.健全专门机构
通过专门机构强化信息服务,加强创业培训,发布创业指南,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以服务购买方式引入专业咨询与管理机构,聚集政策、创意、人才、项目、资本、市场与产业链要素,集成教育、实训、孵化、融资功能,为学生创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扶持,为创业项目和团队提供政策咨询、诊断辅导、中介服务等全方位的项目孵化一站式服务。
3.加强学校、企业、政府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加大联合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协同育人质量,建立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创新创业人才机制。
(1)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联合行业协会和科研中心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在高职院校内打造由教授、博士和优秀学生组成的师生混编攻关队伍,将师生的科技成果、专利为社会、为生产所用,产生经济效益,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定期组织科技成果评价及召开成果推荐会,筛选出具有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凭借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将师生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依托校企合作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