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时代,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呈现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但对学生的学习自律性和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自主性学习恰是高职学生的弱项,再者对于成长在网络碎片化时代的学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很困难,这也成为课下自主学习的一个绊脚石。“对分课堂”融合了讲授式和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教师先讲解重难点,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然后回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老师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该种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适合高职学生的学情,操作性更强。下面将详细讨论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课堂上高效实施对分课堂。
“互联网+”时代“对分课堂”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三、对分课堂的实施
张学新教授最初是在2014年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大二年级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必修课上实践对分课堂的,同一学期上海理工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在研究生一年级的公共英语口语课上也尝试了对分课堂。2015-2018年,知网上收录的将对分课堂运用到高职各类课程教学中的相关论文共计41篇。而其中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相关的共计3篇。各专业各课程均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实施对分课堂时也应避免“一刀切”的情况,要因材施教。
(一)构建实施框架
对分课堂实施之前,授课教师必须要有明晰的实施框架,在学期第1次课就需对学生讲明规则及课程安排,让学生分好小组,介绍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等。对分课堂在时间上把教学清晰地分成三个阶段: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以笔者任教的外贸函电英文写作课程为例,各阶段在课堂的实施如图1所示,最后的1个阶段是根据课程设置和课程特点添加。
(二)重视过程评价,加强平时分的管理与考核
任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都需要制度的保障。“对分课堂”本质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过程评价,因此首先要确保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分的60%或以上。加强对学生平时分的考核与管理。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平时学习参与度与自主学习程度。以笔者任教的外贸函电英文写作课程为例,学生总评考核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三)具体实施步骤
笔者所任教的外贸函电英文写作课有2个平行班,分别是高职商务英语大二一、三班,人数分别为40和42人。采用的是《世纪商务英语——外贸函电》的教材,每周上课2次,连续2节,每节45分钟。总共上课18周,第1周介绍课程、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及函电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以4~5人分好组提交分组名单,最后1周考前答疑及考试,剩余16周学习教材8个单元。每2周完成1个单元。第2周的第1次课讲解单元基本概念、基础商务知识,进行样信分析并布置课后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作业下方标注出所用到的专业词汇、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