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行结合后,让学生把学到的新知识与自己之前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相联系,尽可能做到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因为他们对知识的遗忘率比较高,不管是学生新接触的还是已有的,要重新整合和整理才能有所连接。在领子专题,除了掌握典型的领子款式,如a button down collar,a tab collar,wing collars,convertible collars等等的领子款式,还要让学生掌握其使用场合,甚至是制作的方式或者是与具体衣服的搭配等的相关问题。
在Unit 5的教学中,笔者设置了展示任务,整合了整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认知水平,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落实任务。一系列的活动链接,在他们能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制作用料时,有更多足够的自信和材料去支撑他们的所思所想。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岗位中,会有向客户或者同事以及工作伙伴介绍自己见解的时候,结合服装英语,把语言和实际联系,尤其是具体的场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原则包括六个部分,通过整体感知、仔细观察、尝试模仿、做中获得、反思自己和合理评价,我们使整个教学里的各个步骤能更加有序地开展,也尽可能做到环环相扣。例如,在量体的专题,为了让学生有更真实的实际操作,小组任务是量体。要求他们把数据先写下来,用英语跟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核对。然后是小组展示,反思自己量体的方式或者是用语是否得当,小组成员是否明白。最后评价与总结,不仅是自评还是互评,都是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以达到共同进步的。
在Unit 10的教学中,笔者把全班同学分成6人的小组,小组根据任务要求完成整个小组的品牌以及设计的建设与构造。中职生是有个性的,尤其是这个专业,让他们学会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去完成属于他们想要打造的公司甚至设计,包括品牌标志的设计、设计理念、销售人群、产品打造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他们去解决,用英语怎么去介绍,驱使他们去查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及方案以便让学生体验品牌与设计打造的过程。
五、结论
在教学中,我们按照这三个原则——知行结合、举一反三和循序渐进优化课堂和促进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例如一些小组不活跃、组内成员讨论不通畅、内驱力不足等问题。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尽可能地多让学生体验,小组内如何活跃气氛、平衡和调剂?怎么包容不同个性的小组成员?怎样的讨论才是有效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可能会出现,除了大家都给予包容以外,我们可以通过多方的努力,共同交流、反思和讨论去解决这些问题来搭建学习平台。
我们都是共同学习的个体,生生间的摩擦或者师生间的摩擦是进步的一个现象。教师允许同学们犯错误,同学们也允许自己犯错误,这也是学习的其中一个方面。让同学们在体验中总结经验,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尽可能避免这些情况。如量体,在允许误差的情况下,有些同学量体的数据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别,用英文表达时,那些部位怎么用英文表达?有哪些单词可以使用?如何避免误差?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使用?从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改进的地方?每个人的习惯和说法可能会不一样,我们在这些分享中互相学习和取长补短。诚然,有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和标准,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去发现和解决,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完善自己。
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让学生参与进来,他们的印象会更深刻,感受会更深,真正地做到“实践出真知”。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服装英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不仅让他们以职业为导向,联系了他们在服装专业方面涉及的实际操作,强化了他们的操作技能,不单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学习过程中突显了以学生为主的中心地位,教师引导,真正地让“学习发生”。它也丰富了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服装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这不仅能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深化了专业与英语的结合,加强了学生对此的实用性,驱使他们去学习、运用和交流,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责任编辑 朱守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