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理健康教育课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行动导向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汲取知识,其实施难度较传统教学法更大,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发挥好教师引导者的角色,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才能事半功倍。中职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生,对于讲授型的课堂模式较为排斥并且知识点接受能力较差,倘若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在活动中体验与收获,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难度在于教师需做好课堂的引导者,那么教师的备课时间及难度往往加倍,假如准备不足会出现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纪律失控、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2.做好教学设计,衔接教学课时。在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安排中,大多数都是一课时,而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学会并掌握某个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会显得很仓促,因此,至少需要两节课时。做好教学设计,衔接好两节课之间的教学内容非常有必要,一般而言,前面课应做好知识点的储备,后面课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运用。
3.选择合适教学法,切勿乱用滥用。其一,在完成同一教学目的中,需要多方面比较采用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的优劣点,并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其二,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中,不是所有的主题都适合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四、结语
总的来说,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点能帮助学生自助成长,但前提是学生能掌握并运用好所学到的知识,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教学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学,充分发挥教学的功效,从而切实提升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
责任编辑 何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