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调查结果及分析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信息化能力调查了信息资源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行为、信息化教学评价实施三个方面。整体而言,信息化资源应用调查结果理想,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行为表现一般,信息化教学评价实施更次之。
信息化资源应用调查结果发现(见表1),被调查教师普遍使用信息化资源于英语教学之中,“我经常在英语教学之中借用信息化资源”(M=491,SD=0825),并且使用积极性很高,“将信息资源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各个环节”(M=476,SD=0781),“借助信息资源促进学生英语学习”(M=442,SD=0811)。但是是否“采用多种方式收集或者制作信息资源”(M=474,SD=0932),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大。
在信息化教师设计和实施环节(见表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网络信息化辅助教学、混合式教学方法及利用信息平台发布作业、测试等方面使用频率高,个体差异不大。目前高职院校中人人使用手机,利用微信、QQ以及微博等辅助英语教学方便快捷,可以采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学习,实时高效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但是在网络资源的利用、信息化软件制作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方面比较欠缺,呈现的个体差异性较大。说明被调查的教师中有一部分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软件方面频率高,而另外一些在这方面使用率低。实际上,无论是网络资源还是信息软件,用得越多越熟练,也越能从中收益,如此产生良性循环。另外,关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方面存在严重不足(M=365,SD=1072),说明开展自主学习的院校数量不多,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信息化教学评价方面(见表3),使用最多的是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反而少,使用电子档案跟踪学生学习的情况更少。说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更愿意发动学生使用信息化手段评价学习,自身使用信息化手段评价学生并不积极。
通过对10位教师的访谈,发现只有一半的学校采用了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系统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这点可以解释为什么“采用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后台管理和评价”均值低。当问及是否“使用电子档案跟踪和评价学生英语学习”,那些不采用此方法的教师表示,已经习惯了原来的做法,不愿意再花费时间采用新办法,尽管他们承认新方法有许多优点。有3个被访教师不仅采用电子档案跟踪和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且还使用博客对自己的英语教学进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