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本文以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和资助体系满意度作为衡量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实施效果的指标。经查阅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资助体系政策以及满意度等相关文献,采用德尔菲法,咨询专家、学者,访谈从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领导和老师,整合多方面意见和建议,研究者紧密围绕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和资助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维度设计满意度问卷。问卷经过数次修改,并在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展了两次预调查,问卷经信效度指标检验,删除不合要求的被试题项,形成现有问卷。
问卷设计分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个人背景情况,主要涉及研究对象的性别、家庭所在地、高校层次、年级、专业类别、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第二部分是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和资助体系满意度调查,总共由18个测试题项组成。问卷采用Likert五级量表正向计分方式,将研究生对各维度的满意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很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分别赋值为1、2、3、4、5。本文用平均值代表满意度水平,平均值越高则满意度水平也越高。以平均分3分为界限,如果得分高于3分则说明得分较高,满意度较高;低于3分说明得分较低,满意度较低。
本文一方面调查研究生对全面收费政策的满意度,分析影响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的主客观因素;另一方面,调查研究生对资助体系的主观满意度,力图清晰揭示不同层次高校、不同专业类别、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影响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在控制其个人背景因素的情况下,对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和资助体系的真实态度,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取网络和纸质问卷两种形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36份,回收率为93.6%。问卷回收后,经逐份浏览和排查,将题目空缺及答题一致的视为无效问卷,去除无效问卷54份,有效问卷为882份,有效率为94.23%。调查对象涉及我国25个省区直辖市,覆盖来自我国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882名硕士研究生,样本分布基本情况见表1。
(三)主成分分析
由Total Variance Explained(主成分特征根和贡献率)可知,特征根λ1=12.434,特征根λ2=1.531,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因子,共提取2个因子,将之命名为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因子和研究生资助体系因子,累计方差总解释率为77.583%,涵盖大部分信息。
(四)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可靠性分析,检验问卷的整体信度与各因子信度。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和资助体系满意度问卷的整体信度Cronbach’s ɑ=0.974,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因子信度Cronbach’s ɑ=0.960,研究生资助体系因子信度Cronbach’s ɑ=0.963,说明问卷的整体信度和各因子信度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