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入一个概念并不意味着这一概念就能在理论发展和实践改进中发挥实质性作用,需要一个再研究、再发现,甚至是重新界定的过程。对教学学术这一概念的把握和运用需要基于内涵与相关概念辨析进而澄清,基于外延对其具体存在样态进行描述,同时还需基于特征展开核心本质的探究。经由多维度的探索,才能全面而深入地形成清晰的概念认知,为这一概念在教育实践中的有效运用奠定认识前提。
关键词:教学学术;专业学术;学术性教学;优秀教学
引入一个概念并不意味着这一概念就能在理论发展和实践改进中发挥实质性作用。概念潜在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实现需要学者基于本国文化和现实进行持续的思考和探索,是一个概念再研究、再发现,甚至是重新界定的过程。从一个舶来品到实现本土化,需要研究者群体现实性的再创造,才能使概念在理论演进和实践完善中展现其应有的生命力。对于“教学学术”这一概念而言,更是如此。这一概念内涵的抽象性以及外延的广泛性,尤其是与相关概念之间边界的模糊性都导致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中的障碍。为此,本研究尝试对教学学术及其重要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从外延划分和特征提炼的维度进一步探究和逼近这一概念的本质,从而推动学界对这一概念进一步的把握和运用。
一、基于内涵的教学学术相关概念辨析
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伴随着研究的进展,或者说对概念的界定不断清晰,在不同概念之间建立起清晰边界的过程本身就是领域性研究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学术及重要相关概念的辨析同样折射着这一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一)专业学术与教学学术
在对教学学术展开研究的过程中,面临一个首要的实际问题就是如何解释清楚“教学学术”与传统“专业学术”的区别。人们熟知并且根深蒂固的是对专业学术的认同,于是就会用专业学术的标准和观念来衡量和理解教学学术,难免形成对教学学术的误解甚至是扭曲。因此,“教学学术”要赢得应有的学术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确立清晰的概念和印象,就必须能够对自身与专业学术的本质性区别进行明确。教学学术研究者不只是在研究教学学术,更为重要的使命是在研究过程中更有力地传播对于教学学术的正确观念和认识,推动教学学术形成更为明确和强大的理论和实践影响力。基于研究过程中对教学学术的持续反思,本研究尝试从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学术和专业学术进行辨析和区分。
1.知识基础维度
专业学术更多依赖学科专业知识,知识类型较为纯粹和单一,学科知识边界清晰。教学学术所包含的知识类型体系则较为丰富与多元,既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还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在内的条件性知识;还包括与教师个人经验密切相关的实践性知识,尤其需要的是舒尔曼所强调的学科教学知识。因此,相对于专业学术,教学学术在知识结构和类型上更具广泛性、综合性以及应用性
收稿日期:2018-06-28
作者简介:刘刚,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副教授;蔡辰梅,广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庞玲,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学院讲师。(广州/510006)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大学卓越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课题编号:BIA16010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