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如何建设一流师范专业?以上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为了明晰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专业设置的真实情况,本研究以112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①为样本对象开展研究。在测量变量上,主要从专业规模、专业结构、师范专业所占比重、红牌专业设置四个方面开展,样本数据主要以样本院校《2019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为基础数据,辅以各样本院校官方网站专业设置情况(数据截至2019年12月),并对有疑问、不清晰之处通过电话咨询、资料查询等进一步核实,以实现数据之间的三角互证。本研究选取有效样本112所,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全部样本,占样本总量的100%,能完全反映样本的真实情况。
二、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
本部分主要从专业规模、工学类专业设置、师范专业比重、红牌专业占比分布几个方面呈现样本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可以反映地方师范院校的专业结构、应用型专业转型的特点、师范特色的保留情况、热门专业的设置情况。
(一)专业规模巨型化
从专业设置来看,专业规模庞大是当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主要特征。其中近70%的院校设置专业数50个以上,50%左右的院校设置专业数达60个以上,甚至个别院校设置专业数接近100个。如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设置专业分别为96个和95个。
其中师范大学的专业设置普遍在40个以上,设置40-50个专业的仅为2所院校,分别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伊犁师范大学;师范学院设置专业数在50-70个的,占40%左右;设置70-80个之间的仅3所院校,分别为淮阴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详见表1)。
(二)工学类专业设置较多
从学科布局来看,工学、理学、艺术学是设置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科,其中工学类专业位居各学科之首,设置专业总数高达1157个,占专业总数的近20%。其次是文学、管理学和教育学三大学科,这三大学科设置专业数均在600个以上,而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设置专业数都在300个以下,与工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有很大差距。而医学、哲学仅有少数学校设置。
哲学虽是各大学科之首,但保留哲学相关专业的仅有8所师范大学,如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但也仅仅设了1个专业。而73所师范学院没有一所高校设置哲学类相关专业。
作为师范院校老牌专业的文学类、教育学类、历史学类专业本应处于重要位置,但文学专业所占比重仅居于第4位,位于工学、理学和艺术学之后,仅占专业总数的12.97%;教育学作为师范院校的主打学科,其专业位次仅居第6位;历史学类相关专业设置仅109个,平均每所院校还不足1个专业(详见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