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培
收稿日期:2020-03-25
作者简介:马培培,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南通/226000)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背景下的本科精英教育研究”(17JYC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流大学成长进程中的科学精英集聚研究”(18YJ880011);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创新型城市与创业型大学协同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CIA150199)的研究成果。
摘要:教学中心作为大学内部新兴的组织机构,已成为提高大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构。文章通过对中美20所一流大学进行调查,发现中美一流大学教学中心的工作职能均包含教师培训与咨询、教学研究、教学评估、提供教学资源四个方面。文章将其各项职能分别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中美一流大学教学中心的各项职能差异较大。目前,我国一流大学教学中心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可以适当借鉴美国的经验,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建设兼具行政性与学术性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二是中心应成为具有大学变革推动力的部门,三是中心应以助力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为宗旨。
关键词:一流大学;教学中心;比较;启示
在我国政府政策推动下的“双一流”建设,更多地具有一种象征性意义,因为它显然更关注大学的学术声誉,这就促使大学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学术研究而非教学。然而,真正一流的大学更需要高质量的教学来培养一流人才,以体现它内在的实质性价值,这一观点正逐步成为共识。所以,如何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已成为一流大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从历史上看,大学的教学质量保障是从外部向内部的转变过程,内部关注才是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和最终决定因素。恰如欧洲大学联盟2005年度大会的主旨:真正提升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并不在于外部评估和监控,其起点在于大学内部在促进与提高教学质量上所做的持续性工作,这需要大学自身发展出一种良好的内部质量文化,而教学中心正是教学质量保障从外部监控向内部支持转型的产物。教学中心的兴起与繁荣所折射出的是内部质量保障价值观,体现的是激活大学教学主体功能、完善大学内部教学促进机制、全面提升大学教学质量的理念。
一、中美一流大学及其教学中心概况
关于一流大学,是我国学术语境中的惯用词,通俗来说,是指在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少数高等教育机构,对其认定普遍以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榜为参照。因此,一流大学亦可称为顶尖大学、世界名牌大学等,而国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更多使用“精英大学”一词。
文章选取的中美20所一流大学均以进入三大排行榜前500名为标准。其中,我国被选取的10所大学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美国的10所一流大学分别为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华盛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文章通过调研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