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培训部长会议上,联盟受邀向成员国部长介绍了南部非洲地区高等教育现状及特点,并提交了对南共体教育部长会议的政策建议报告,包含数据与统计、拨款与规划、信息技术与通讯基础建设、高等教育系统建设、质量保证等五大领域的11项具体建议。2012年6月,南共体成员国教育部长齐聚南非,探讨区域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联盟也受邀出席了这一会议。会议基于联盟所做的研究,指出区域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三大重点为:提升入学率、基金与能力建设、研究与领导。可见,研究既推动了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平台的构建,成为打造平台的基础,也是利益相关者在该平台讨论的内容。
(二)召开会议,搭建交流对话平台
联盟的重要价值便是为成员之间的交流对话搭建平台,主渠道包括召开联盟大会和举办校长对话活动。在这些会议上,来自各成员国的与会者基于联盟的研究成果,对区域关键问题做出讨论,确定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或制定重点领域的实施方案。自2005年成立以来,联盟每三年召开一次大会,除了完成财务审计、执行委员会换届、接纳新成员等管理事务外,还要对联盟在过去三年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与此同时分析联盟面临的挑战,并基于此探讨与联盟定位、发展密切相关的若干其他问题。在2007年的三年大会上,参会的22名副校长分组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通过高等教育引领区域发展”的概念及目标对联盟及其成员意味着什么?联盟及其成员如何为区域高等教育获取更多资金支持?联盟能够在“通过高等教育引领区域发展”方面实现哪些具体目标?讨论结果成为联盟下一个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基础。
校长对话是联盟开展的“治理、领导与管理项目”(Governance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Programme)的一部分。在2009年4月召开的第一次校长对话上,联盟向参会的副校长介绍了联盟于2008年开展的研究及其成果,参会者就南部非洲地区公立大学的类型、规模、形态展开讨论,最后凝练出了南共体高校发展面临的20个最严峻的问题;[10]2010年4月与10月召开的两次校长对话分别以“重建津巴布韦高等教育”与“气候变化、适应与高等教育:保障我们的未来”为主题,明确了津巴布韦高等教育与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分别促成了“津巴布韦信息网络基础建设项目”(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for Zimbabwe Universities)与“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发展项目”(Climate Change Capacity Development Programme)的建立;[11]在2011年和2012年,联盟共举行4次校长对话,先后确定了促进学生流动、构建2025年南共体高等教育图景、加强博士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关键议题。
(三)建设专题项目,提升发展能力
为促进南部非洲地区高等教育机构的能力发展,联盟构建了多个专题项目。这些项目以研究成果为基础,在会议的推动与合作机构的协助下完成。
联盟早期开展的多项研究表明,南部非洲高等教育落后的一大原因在于机构与部门的领导、管理能力不足。所以,提升高等教育治理、领导与管理能力成为联盟进行能力建设过程中的首要关注领域。联盟为此打造了“高等教育管理证书课程”(Certificate Course i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与“南部非洲地区大学领导力项目”(Programme for University Leaders in the Southern Africa Region)。“高等教育管理证书课程”是前文提到的治理、领导与管理项目的核心构成,由联盟与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公共与发展管理学院共同开发。课程包括学术政策与规划、治理与策略、系统管理、人员与发展管理四个模块以及案例学习,意在促进学习者对管理知识与区域及全球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12]“南部非洲地区大学领导力项目”在英国高等教育领导基金会(the UK’s Leadership Found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的资助与协助下完成。该项目坚持问题导向、行动导向,强调大学面临的个性化问题与国家、区域、国际发展背景与共性问题,旨在推动大学区域身份的认同与学术共同体的构建。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培训的管理者覆盖范围广,既有学校层面的综合管理人员,也有来自财务、质量保证、研究等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不仅为大学制定战略与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帮助,也将非洲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纳入了世界知识体系中。[13]
联盟早期构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且实施效果良好的另一类项目与提升南部非洲地区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有关。考虑到全球日渐严重的气候问题与南部非洲地区落后的适应能力,在2010年10月召开的校长对话上,参会者商定了一项有关气候适应能力发展的合作方案,2011年又就此议题召开了两次会议推动项目的实施。2012年,联盟成员高校与南共体各国的教育与环境部门共同商定了一项为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