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性高、引用量多的综合指标型世界大学排行榜数据:①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简称QS);②世界大学排名中心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简称CWUR);③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④《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简称THE)。对4个排行榜指标进行归类再利用加权平均法定权计算世界大学第三方指数,分析各大高校在国内外大学排行榜中的综合评价结果。运用世界大学第三方指数,有助于湾区高校通过与湾区内部大学和标杆大学进行可视化的数据比较,了解高校和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优化提升高校竞争力的重点方向和策略;为评价和反思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提供新的评价工具和视角,也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了解湾区高等教育竞争力提供新思路。本研究运用世界大学第三方指数,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分析与对比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现状
珠三角九市地区高校数量庞大,超3/4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位于珠三角地区。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广东省共154所高校,普通本科67所,专科学校87所;公办高校100所,中外合作办学2所,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2所,民办高校50所。实施“双一流”建设以来,广东省纳入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2所,全国占比4.76%(2/42),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所,全国占比3.16%(3/95);“985”高校2所,占全国“985”工程高校的5.12%(2/39),“211”高校4所,占比3.57%(4/112)。珠三角九市高校共计128所,占广东省高校总数的83.17%(128/154),占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总数的78.53%(128/163),其中广州市高校82所,其中广东省“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均坐落在广州市;其他城市如深圳8所、珠海6所、佛山6所、惠州5所、东莞8所、中山3所、江门5所、肇庆5所,4所合作办学高校位于深圳市的有2所、珠海市和汕头市各1所。
作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香港拥有多间亚太地区最佳教学及学术研究成就的大学,为学生提供优质、多元、灵活及多阶进出的升学途径,给予学生专上教育。香港的高等教育又称专上教育,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院校组成,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包括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香港30所专上教育院校中,可颁授本地学位的有22所,其中有8所是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大学,分别是: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8所教资会资助大学中,有5所跻身QS世界大学排名TOP100。根据香港教育局统计资料[4],香港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2016-2017学年、2017-2018学年、2018-2019学年,专上教育学生总人数分别为33.28、33.13、32.63、32.36和32.47万人,其中教资会资助的大学学生人数分别为9.69、9.88、9.99、10.03和10.09万人,相应年度教资会资助的大学教职全职人员数分别为21007、21475、22071、22505、22728人。
内地是澳门高等教育最大的外地生源地,也是澳门高校外聘教员来源最多的地区。据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最新高教统计数据汇编(2018)[5]统计,澳门共有10所高等院校: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旅游学院、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澳门城市大学、圣若瑟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管理学院和中西创新学院。2018-2019学年澳门高等院校教职员共计5236名,2453名教学人员中本地教员1644人,外聘教员809人,中国内地人员最多(444人);2455名非教学人员中本地人员2191人,外聘人员264人;478名研究人员中本地人员179人,外聘人员299人;2018-2019学年澳门高等院校总注册学生人数34279人,本地生16287人,外地生源17992人,其中中国内地的学生16919人,占外地学生注册总人数的94.04%。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教育投入逐年增多。较纽约湾2.1万km2、旧金山湾1.79万km2、东京湾3.69万km2,粤港澳大湾区11城总面积5.6万km2,占地面积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据国家统计局、广东省统计局、香港政府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