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基于信号筛选理论,本文利用我国28所公立高校的1683位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t回归、系数集束化和负二项回归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信号的存在性、时效性和合理性三重属性。纵观全文,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中,根据多重教育信号进行人才筛选的现象的确存在。一方面,高校教师的第一学历、最高学历有着显著正向的影响。第一学历、最高学历毕业于“985”或海外高校的教师,进入“985”院校执教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在博士学位普及化的背景下,最高学历是高校优先进行筛选的信号,其次才是第一学历。在四类教师中,起终双高者进入“985”院校的可能性最大,其次为起低终高者,再次为起高终低者。且三者进入“985”院校的可能性显著均高于起终双低者。
第二,我国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中的教育信号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高校最初通过学历信号来筛选人才,但当所有人的学历趋同时,学历信号的筛选作用开始减小直到失效。这时,高校就会提出新的筛选条件,发现新的可以用来筛选的信号。在我国学术职业从业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从大量的博士毕业生中选出最为优秀的那部分人作为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后备力量,毕业院校的层次是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