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应考方略·基于归纳与演绎逻辑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于归纳与演绎逻辑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图8
  识历史和反思历史的能力。

  比如,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第35题:

  35. 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

  A.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本题中图表材料显示的信息是联合国成员日益增多,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国家增加明显。如果学生能够对题中涉及的相关历史概念有明确的认知,解答本题就轻而易举了。第三世界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所以联合国中亚非国家大量增加,体现的正是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故答案应选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世界各地和平;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战胜饥饿、疾病和扫除文盲,并鼓励尊重彼此的权利和自由;成为协调各国行动,实现上述目标的中心。所以,联合国成员数量增加和成员国构成的变化并不能反映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故不选C,也不能体现为经济区域一体化(欧共体是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组织),故不选B、D。

  又比如,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第30题:

  30.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解答此题时需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要有所了解。该题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共没有继续以往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实行的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政策,故不选B。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成其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此时实行“双减双交”的政策,既有利于团结地主阶级一起抗日,也有利于调动农民抗日的积极性,故答案选A。国民革命(1924-1927)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军阀,故不选C。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不选D。

  三、基于阶段特征的归纳与演绎

  阶段特征是对具体历史时期的高度概括。高中历史教学中,阶段特征一般是从政治(制度、政局、阶级关系、政策等)、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等)、思想文化(思想、科技、教育、文艺等)、外部环境以及对外政策等方面加于归纳整理。构建历史的阶段特征,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以及立足历史认知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比如,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第41题: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依据阶段特征进行因果逻辑思考的试题,学生如果对阶段特征能有较好的把握,该题得高分应该不是难事。参考答案(括号内答题角度为笔者标注):(1)变化:(略)。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政治);有利于发展生产(经济);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思想)。(2)内忧外患(政治);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思想);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政治)。(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政治);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经济)。

  又比如,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第45题: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9分)

  1977~1981年的我国正处于文革刚结束和改革开放刚起步的时期,全球范围内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解答本题时学生如果能够立足于当时国内外的阶段特征去思考,相信思路的展开必定会是相当顺序的了。参考答案(括号内答题角度为笔者标注):(1)“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政治);改革开放(经济);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文化)。(2)内容:(略)。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思想);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文化),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济)。

  责任编辑 李平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相约高中·我们要能悦纳别人的高尚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应考方略·关注核心素养,聚焦语文能力
   第007页:应考方略·关注核心素养,聚焦语文能力
   第008页:应考方略·关注核心素养,聚焦语文能力
   第009页:应考方略·关注核心素养,聚焦语文能力
   第010页:应考方略·稳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第011页:应考方略·稳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第012页:应考方略·稳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第013页:应考方略·2018年全国卷高考诗歌备考分析
   第014页:应考方略·2018年全国卷高考诗歌备考分析
   第015页:应考方略·“一个原则”“三字方针”
   第016页:应考方略·“一个原则”“三字方针”
   第017页:应考方略·“一个原则”“三字方针”
   第018页:应考方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解题方法例谈
   第019页:应考方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解题方法例谈
   第020页:应考方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解题方法例谈
   第021页:应考方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与解题方法例谈
   第022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病句题分类解析及新题演练
   第023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病句题分类解析及新题演练
   第024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病句题分类解析及新题演练
   第025页:应考方略·高考作文:如何戴稳镣铐跳好舞?
   第026页:应考方略·高考作文:如何戴稳镣铐跳好舞?
   第027页:应考方略·高考作文:如何戴稳镣铐跳好舞?
   第028页:应考方略·高考作文:如何戴稳镣铐跳好舞?
   第029页:应考方略·高考作文:如何戴稳镣铐跳好舞?
   第030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试题评析
   第031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试题评析
   第032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试题评析
   第033页:应考方略·容含历史体现价值引领 指引精神旨在育人功能
   第034页:应考方略·容含历史体现价值引领 指引精神旨在育人功能
   第035页:应考方略·容含历史体现价值引领 指引精神旨在育人功能
   第036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法在解题中的有效使用
   第037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法在解题中的有效使用
   第038页:应考方略·数形结合法在解题中的有效使用
   第039页:应考方略·确定多面体外接球球心位置的两种基本方法
   第040页:应考方略·确定多面体外接球球心位置的两种基本方法
   第041页:应考方略·回归课本,简约至美
   第042页:应考方略·回归课本,简约至美
   第043页:应考方略·回归课本,简约至美
   第044页:应考方略·直线与方程错漏寻踪
   第045页:应考方略·直线与方程错漏寻踪
   第046页:应考方略·直线与方程错漏寻踪
   第047页:应考方略·寻“前世今生”,觅“备考之道”
   第048页:应考方略·寻“前世今生”,觅“备考之道”
   第049页:应考方略·寻“前世今生”,觅“备考之道”
   第050页:应考方略·寻“前世今生”,觅“备考之道”
   第051页:应考方略·寻“前世今生”,觅“备考之道”
   第052页:应考方略·高考分段函数问题考点透视
   第053页:应考方略·高考分段函数问题考点透视
   第054页:应考方略·高考分段函数问题考点透视
   第055页:应考方略·高考分段函数问题考点透视
   第056页:应考方略·高考分段函数问题考点透视
   第057页:应考方略·一道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的解法探究
   第058页:应考方略·一道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的解法探究
   第059页:应考方略·一道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的解法探究
   第060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全国数学I卷评析
   第061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全国数学I卷评析
   第062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全国数学I卷评析
   第063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全国数学I卷评析
   第064页:应考方略·高考阅卷心得与反思
   第065页:应考方略·高考评卷给我的五点启示
   第066页:应考方略·高考评卷给我的五点启示
   第067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1卷书面表达中的审题误区及对策
   第068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1卷书面表达中的审题误区及对策
   第069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真题中的熟词生义
   第070页:应考方略·2018年高考语法填空难题分析
   第071页:应考方略·三个高级句型在高考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第072页:应考方略·三个高级句型在高考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第073页:应考方略·三个高级句型在高考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第074页:应考方略·用心阅读,提高成效
   第075页:应考方略·that用法归纳
   第076页:应考方略·Instead会不会?前后肯否常相对!
   第077页:应考方略·注重方法,提高高三英语课堂复习效率
   第078页:应考方略·ESA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第079页:应考方略·ESA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第080页:应考方略·七选五阅读的解题步骤与微技能
   第081页:应考方略·七选五阅读的解题步骤与微技能
   第082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83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84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85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86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87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88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89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90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91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92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93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94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95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96页:应考方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规律与真题演练
   第097页:应考方略·从小到大、直接到间接、个性到共性逻辑推理方法应用探究
   第098页:应考方略·从小到大、直接到间接、个性到共性逻辑推理方法应用探究
   第099页:应考方略·从小到大、直接到间接、个性到共性逻辑推理方法应用探究
   第100页:应考方略·从小到大、直接到间接、个性到共性逻辑推理方法应用探究
   第101页:应考方略·浸润生命 培育素养
   第102页:应考方略·浸润生命 培育素养
   第103页:应考方略·落实立德树人要求 彰显学科素养特色
   第104页:应考方略·落实立德树人要求 彰显学科素养特色
   第105页:应考方略·基于归纳与演绎逻辑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第106页:应考方略·基于归纳与演绎逻辑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第107页:应考方略·抖音,让人发抖
   第108页:应考方略·抖音,让人发抖
   第109页:应考方略·稳中求新 难易结合 培养素养
   第110页:应考方略·稳中求新 难易结合 培养素养
   第111页:应考方略·结合实际情境 落实核心素养
   第112页:应考方略·结合实际情境 落实核心素养
   第113页:应考方略·结合实际情境 落实核心素养
   第114页:应考方略·结合实际情境 落实核心素养
   第115页:应考方略·理解高考试题内涵 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第116页:应考方略·理解高考试题内涵 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第117页:应考方略·理解高考试题内涵 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第118页:应考方略·稳中求新 注重素养 考查能力 兼顾基础
   第119页:应考方略·稳中求新 注重素养 考查能力 兼顾基础
   第120页:应考方略·多重平衡体系有关问题的探讨
   第121页:应考方略·多重平衡体系有关问题的探讨
   第122页:应考方略·多重平衡体系有关问题的探讨
   第123页:应考方略·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第124页:应考方略·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第125页:应考方略·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第126页:应考方略·2018年全国统一考试生物I卷例析及2019年理综生物备考建议
   第127页:应考方略·2018年全国统一考试生物I卷例析及2019年理综生物备考建议
   第128页:应考方略·2018年全国统一考试生物I卷例析及2019年理综生物备考建议
   第129页:相约高中·突出“活动载体”,以“对话式指导”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130页:相约高中·突出“活动载体”,以“对话式指导”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131页:封三
   第132页:封底
基于归纳与演绎逻辑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广东教育高中版应考方略·基于归纳与演绎逻辑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106基于归纳与演绎逻辑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2018-08-10 2 2018年08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