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地理试题整体延续了近年来全国试题稳中求新、综合全面的特色,试题的结构、难易程度以及命题风格均呈现稳定趋势,继续保持“重基础,重思维”的考查方向。试题材料和设问角度比较新颖,试题难易结合,注重时代性、实践性,贴近生活,注重培养和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突出了立德树人、选拔人才、引导教学的功能
一、试卷的整体特点
1. 力保稳定
2018年的文综地理题的“稳”体现在两个方面:(1)试题风格形式的稳定,即试卷由11道选择题、2道综合题,2道选做题组成,选做题仍是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二选一。其中11道选择题为4个题组,每组有2或3道小题,题组排列和往年一致,仍是3+2+3+3模式;从各题的赋分看,11道选择题每道4分,共44分;2道必考综合题,综合题36题24分,综合题37题22分,选做题10分,分数分配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综合题的背景材料延续往年“一中一外”的小区域环境特点(2017年为一区域图和一自然带分布图);图表数量与2016年、2017年持平,均为6幅,这种卷面风格使得考生倍感亲切,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今年图表也没有出现特别新颖未遇见过的“款式”,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区域图似曾相似,比如36题“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图”,许多考生都说见过;还有第44题环境保护,其区域图“斯匹次卑尔根岛”也是过去在高考题中出现的。这些都说明试题不回避常见区域。(2)考查内容稳定,即以考查高中地理主干知识为主,比如工业区位,人口变化,河流,地形,交通,区域合作,湿地的形成,湖水盐度等。这些内容也是考生曾经复习过,老师强调过的内容,没出现让考生动不了笔的题。(见表1)
2. 重视思维
重视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高考的重要特色。主要体现在地理图表考查和和对题目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图表考查是地理学科考试特色,今年试题共6幅图表,有区域图、过程示意图、曲线图等,图表看似简单,但蕴含的概念、知识、原理丰富。最典型的是图2,通过河段的单侧断面图考查河流流速与沉积物、地壳运动与河流阶梯形成的关系,是一道地理思维要求比较高的试题。从题目中获取关键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解读信息,调动已有知识经验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在今年试题体现很明显。比如2道综合题36、37题,图表文字信息量很丰富,要求学生从图和文字中提炼出关键词,37题“乌裕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