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备考往往会很重视“言”,即重视字词本身的意义及作用,但“文”也不可忽视,要真正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需“文”“言”并重,以“文”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文化底蕴,以“言”提升理解的准确性,为“文”的品鉴奠基。
高考备考要保持文言文文段阅读的习惯,做到每日一读,每次15分钟,选文以叙述类文段为主,可从经典文学、史学(如《论语》《二十四史》等)中精选。保持“勤读”习惯,“文”“言”的敏感力才会逐渐增强,语感也将随之增强。
2. 夯实基础,注重积累
学会分类积累,理清知识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虚词积累:掌握18个常考的虚词,学会推断方法,特别是结构推断法、位置推断法。18个虚词意义用法庞杂,要清晰、高效记忆,最好的方法从词性入手,构建思维导图,理清各类词性与用法的关联。如:虚词“其”,词性主要有:代词、副词、连词和助词。代词主要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副词主要有表推测、婉商、祈使和反诘语气;连词主要有表假设、让步、选择关系。以此,就可以构建一个清晰的思维导图,易于熟练掌握。通过对近五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分析,找出各虚词的考试高频词性与用法,在复习中,有意识强化它们,加强高考备考针对性。
实词积累:主要掌握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三大类。
词类活用:掌握词类活用规律,通过语法结构进行推断;熟悉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词类活用主要有六大类: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数词作动词。用思维导图画出知识类型和知识规律。
一词多义,主要掌握120个常见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梳理记忆,一要规律性记忆,找到内在规律,如“被”字,本义为“被子”,“被子”有“盖”的功能,作动词为“披”“覆盖”,引申为“遭遇、遭受”。形成意义关联,易记且不易忘。二要侧重性记忆,每个实词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即易考义项,如:“坐”,重点意义有“座”“因为”“触罪、触犯”。从历年高考语文试题来看,高频出现的有:被(遭遇)、病(担忧、责备)、曾(竟然)、乘(登上)、除(台阶、授官)、辞(辞谢、计较)、殆(大概)、当(判罪)、度(估计)、故(原因)、固(本来)、顾(回头看)、归(出嫁)、过(拜访)、疾(嫉妒)、见(表被动、“我”)、克(能够)、期(约定)、穷(困窘、穷尽)、少(轻视、稍微)、胜(承受)、适(刚刚、出嫁)、孰(谁)、属(嘱咐、劝酒、掌管、等)、数(屡次、计算)、率(一概、一律)、素(平素、一向)、徒(白白地)、亡(丢失、没有)、微(如果没有、偷偷地、悄悄地)、相(观察、代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谢(道歉、告诉)、幸(皇帝到某处、侥幸、幸而)、许(答应)、阳(通“佯”)、遗(赠送)、易(改变、轻视)、阴(暗中)、造(到、往)、知(主持、通“智”)、卒(终于、通“猝”)、坐(因为、触罪)。
另外,文言文备考还需要分类积累其它高频词:1.与政事相关实词,如:诣(到,去)、劝(鼓励,奖励)、课(考核、督促)、按、案(巡视,考察,核实)、白(告诉,报告)、让(责备)、多(赞扬)等。2.官员调动升迁词,如:表授予、提升的:征、辟、荐、举、引、简、铨、起、拜、除、授、擢、拔、主、秉、典、知、守、尹等;表降职、罢免的:贬、左迁、谪、罢、免、黜、废、放、出等;表调动的:迁、徙、调、转、补、改、出等;表兼职的:兼、领、判等;表代理,暂时担任的:署、权、摄等。
古今异义积累,除课本上常见的,还需积累以下常考古今异义词:秩(官俸、十年为一秩)、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檄(文书)、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僭(超越本分、过分)、孤(幼年丧父)、贷(宽容)、狱(官司、案件)、与(赞扬)、尤(指责归罪)、按(考察)、赡(富足、供养)、典(主持)、令(美好)、执(捉拿)、谢(道歉、推辞)、寻(不久)、雅(平时)、遽(急速、就)、折(驳斥、指责使之屈服)、第(次第、官宅)、存(拜访、慰问)等。
特殊文言句式积累:常见的有六种:3(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3(“一前两后”),重点关注“一前两后”,即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
掌握宾语前置,必须清楚,只有两种词后可接宾语,即介词和动词,故宾语前置可分两大类:介词的宾语前置和动词的宾语前置。用公式表达为:
介词的宾语前置:代词+介词+动词+名词/代词;
动词的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动词;否定词+代词+动词;名词/代词+“之”或“是”+动词。
同样,其它句式也可用公式表达,清晰明了,易于记忆,易于理解。
3. 着眼文本,整体把握
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文一般为浅易的人物传记,阅读时要关注字词句,更要关注文章整体,理清文章涉及的人事和人物性格、精神、品质等,阅读时须整体把握。首先是粗读,集中精力浏览,以意逆志,以意会之,梳理事情的前因后果;其次是细读,结合上下文,推断关键词的意思,突破阅读的难点;最后,带着题目或问题精读研读,深入复核,确保阅读及做题的精准性。
4. 采分精准,规范答题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相对稳定,对于每一种题型常见的出题方式、易错类型、突破方法要了然于胸,对于客观题,要熟知常见的推断方法,提高命中率;对于主观题,主要是翻译题,落实到点,实词点、虚词点和句式点,翻译时,字字落实,另外,翻译要紧扣文本语境,才能做到翻译精准。
通过对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的剖析,结合近几年高考文言文命题的趋势,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备考,需要从“文”到“言”,“文”“言”相生,注重积累,把握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备考效果。
责任编辑 廖宇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