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 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参考答案】D
【能力层级】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读题干”也是做题的重要一步。此题的题干设置跟2017年有所不同,去年是选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今年则是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因此,审题绝对不能先入为主,最怕的就是想当然了。平时做题时最好就养成勾圈点画的习惯,把重点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避免因低级错误而丢分。
A项对应的是文章的第一段,“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很明显意思一致;B项是对文章第二段最后两句话的概括,选项与原文意思一比较,也无误;C项对应的是文章第三段的“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两相比较也符合;D项“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述错误。对应的是第四段的“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基于”一词说明其形成跟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密不可分。与原文相比,错误很明显。
【解题策略】第一题主要侧重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比较,所以回归原文,找一找,比一比,答案很快就水落石出。此题的“重要概念”还比较清晰,常见的或者说理解起来较难的是那些比较隐晦含蓄的词,如比喻义、引申义、概括义等。这就需要从整体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另外从四个选项的编排来看,基本上是按顺序对应文章的段落,抓好这一命题特点,既能大大降低阅读难度,赢得更多的考场时间,又能提高答题的准度,何乐而不为呢?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 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 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 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参考答案】A
【能力层级】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还是读题干,先明确问题,“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看到“论证”一词,应想到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其实也就提示我们在看文章的过程中要留意段内以及段和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先看B项,文章第二段提到了可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方面理解“新子学”的品格,接着讲了“照着讲”的研究对象、做法,以及它的作用;第三段讲了“接着讲”的特点和在中西思想交融之下对“新子学”的意义,即获得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第四段则详细论证“照着讲”和“接着讲”的关系。文章结构条理清晰,可见B项是正确的。再看C项,讲的对象是“接着讲”,锁定区域在第三段。依据原文的“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和“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可判断其论证前提是中西思想交融互动的,这样的“新子学”也就有了国际视野,对“新子学”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