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许多省份即将实施高考语文全面改革,201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重在关注时代发展特征,激发考生的写作思维,在思维品性上下功夫,引导考生学会思考,用心灵感受书写民族发展的光荣历史。从作文命题的内容来看,“青年人的精神素养和责任担当”,“国家社会的发展历程回顾”成为了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关键概念。作为高考改革重要年份的2018年,承继了这一命题思想,以“大国情怀”,“青年担当”为主题,展现了祖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明确了青年的责任。详细解读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将会有利于帮助我们明确高考作文的发展动向,特别是教育部命制的三套全国卷以及引领全国高考的北京卷,势必会成为我们把握作文命题方向的重要窗口。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科共有八份试卷,九道作文试题,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了三份,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分省自主命制了五份。语文试卷作文题共有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6道分省自主命制。仔细研究新课改以来的高考作文试题的命题走向,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变化历程,2015年以前,可以视为新材料作文的时代,这样的作文命题考生很容易上手,大多都会有话可说;2015年全国Ⅰ卷回归传统,在作文命题中融入了应用文写作的因素,采用了书信写作这一形式,2016年后则出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横扫作文命题的趋势,可以视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时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关键在于启发考生思维,限制无病呻吟。2018年全国卷的3道作文题目,在“任务驱动作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变革,呈现出彰显大国精神,关注社会发展,注重考生思维的基本特征,重在引导考生用真实的人生体验来体会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2018年高考作文的表层解读
2017年以来的高考作文题目在命制上呈现出关照社会现实和考生内心感悟的基本特征,目的在于引导考生书写真实感受,抒发真实情感,用真实而富有启发意义的命题材料激发考生的内心情怀,进而帮助考生建构起具有崇高价值的人生信念,做一个拥有热爱祖国,关注自我,拥有情怀,善于思考的时代新青年,肩负起建设伟大祖国的历史责任。研读201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在表层上呈现三大特点:
1. 热爱祖国,勇于担当。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重在引导考生关注祖国的发展变化,让青年一代充分体味到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下所拥有的时代优越感。这样的作文命题材料能够有效引导考生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伟大责任,进而形成崇高的人生理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套作显然不可行,考生必须拥有真切的性情,用心灵体味祖国的发展,用真实的感悟去关照社会的发展,在热爱祖国这一基本情愫的指引下进行写作。只有这样,作文才会拥有真情实感,才会写得感人感动读者。
2. 启迪智慧,学会思考。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另一个特征是启发考生思维,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样的考查方式能够有效引导考生发现问题,并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看待并分析问题,进而对所面对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种命题方式的指引下,考生会产生独立的思考方式,用自己的思维去看待、解决问题,进而充分彰显时代青年的思考能力。
以2018年全国Ⅱ卷的作文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年全国Ⅱ卷的作文题目打破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限制,并在其基础上将考生的写作引向了对思维水平的考查。作文题目在形式上回归到了传统的“新材料作文”,用“二战”期间对战机的防护这一典型事例的表述来阐释思维的重要性,写作方式较为宽泛,考生大多有话可说。“防护战机”这道作文题目的核心是引导考生充分理解思维的重要性,体会独立思考带给人生的重要作用,进而领悟到思维之趣。这种以故事材料构成作文命题的方式并不是新鲜事物,而是对历史上作文试题的延承。回顾曾经流行的“新材料作文”试题,大多能找到其原型,如2012年的全国卷高考作文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