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再现
2018年全国I卷(满分25分)
假定你是李华,你的新西兰朋友Terry将去中国朋友家做客,发邮件向你询问有关习俗。请你回复邮件,内容包括:
1. 到达时间;
2. 合适的礼物;
3. 餐桌礼仪。
注意:
1. 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评卷点评:
从评卷情况反映出,考生个体差异较大,写作水平不均衡,部分考生存在语言运用能力不足和文化知识欠缺等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审题失误。
五条建议
以2018年全国I卷书面表达为例,给考生提出以下五条建议。
1. 注重审题,切忌跑题
英语书面表达不同于语文的作文,审题不是特别的费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审题这一步。从今年考生作文来看,部分考生审题时没能认真阅读和理解情景介绍,严重影响了得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误读:
(1)题目要求是你的新西兰朋友Terry将来中国朋友家做客。有考生错误地理解为我(李华)去新西兰做客,导致角色置换错误。
(2)对“到达时间”产生了误读。误认为是抵达中国的时间,实际上是做客的时间。
(3)没有理解到三个内容要点都应围绕习俗适当展开。如果仅仅只是提到了信息点,但没有对“到达时间”“合适的礼物”“餐桌礼仪”进行扩展或者具体的信息描述,视为要点不全。某个要点不展开叙述会被扣2分。
(4)有考生几乎完全忽略题目语境理解,把主题偏读成为宣传中国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或春节。部分考生全文都在聚焦中国的某个具体节日,而无视三个内容要点:“到达时间”“合适的礼物”“餐桌礼仪”。
建议考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就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审题能力,加强题目中的语境理解,杜绝审题失误而造成的失分。磨刀不误砍柴工,考生切记不要题目没看清就匆匆下笔。花必要的时间审题,让行文不偏离语境和内容要求,才能保证作文顺利通关。
2. 不留白卷,切忌抄袭
由于词汇量不够,词性掌握混乱,语法知识欠缺,有些基础薄弱的考生写起作文来困难重重,东拼西凑。笔者在阅卷的过程中,就发现不少文章胡拼乱凑,词不达意,甚至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