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空间定位是研究区域和分析区域的基础,根据图示信息准确判定区域位置是解答各类区域试题的关键。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复习的第一步,设计好这一学习阶段的复习策略对高考复习至关重要。
一、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近年来高考文综地理试题重视区域性和区域特征考查,通常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地理能力。由于区域地理空间定位非常符合地理学科区域性特点,并且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因此今后的地理高考依然会将区域定位作为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2010年以来,广东文综地理试题两题非选择题共56分,题型为填空题、简答题、开放式试题等。知识考查点落实在某具体区域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通过文字和图表提示,其中具体考查区域一个在国内、另一个在国外。如国内区域:2010年内蒙古西南部的E市、2011年甘肃省中部的石羊河流域、2012年长入海口的上海市、2013年青海西宁市。国外区域:2010年中国与世界的贸易联系、2011年西欧及地中海沿岸、2012年加拿大西南部、2013年印度尼西亚。
二、区域定位方法确定
区域定位教学中,地图册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也是一种特殊的地理书。每节地理课都让学生使用地图册,查阅相关地理知识,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知识,一幅好的地图所起的作用往往超过了同样篇幅的文字记载量,它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和完善,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如何根据高考试题的特点进行准确区域定位,解决高考试题中出现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点?本人结合高考地理试题,总结出了区域定位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1.利用主要经纬线准确定位
新高考背景下的区域定位,不再拘泥于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式的再现考查,而是以经纬网作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着力对其区域特征的分析和解读。为此,应该在脑中牢记八个主要国家的的主要经纬线,以此推及大洲的地理位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做到心中有“网”,进而“以点定面”,即先确定某点,再以该点为中心(或作为参照物)推测某区域的大致位置和范围。参照点的选择应具备代表性和典型性,但参照点不宜太多,否则难于记忆而达不到目的。
例题1: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
图(如下图)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
______。
此题考查区域定位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根据经纬度可知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南,所以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赤道附近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
2.根据区域的轮廓特征或相对位置确定其位置
世界上每一个区域,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可以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也可以根据线状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界线、海岸线等)的分布特征和各点状地理事物(如城市、矿产、山峰等)的相关位置来分析定位。例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黄河则像个“几”字形、广东像象鼻、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