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图中洋流的名称是( )
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C.本格拉寒流D.秘鲁寒流
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点,判断此图为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地区,洋流是西澳大利亚寒流(答案为B)。
3.根据地理景观特征,判断地理事物所在的区域或范围
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和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这些地理景观能正确判断所在地区位置,而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进行定位的重要线索。
例题3: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如右图)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结合图中祁连山和腾格里沙漠等信息,可判断:石羊河在我国的河西走廊,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临的生态问题为土地荒漠化。
区域定位还可以根据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来定位。
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定位;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定位等。由此可见,在进行区域定位的训练时,应该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先粗后细、从大跨度到小跨度、先总体后局部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他们在头脑中逐步构建一幅带有经纬网的地图,多读、多看的同时还要多练、多画。
三、提高定位能力的几种途径
1.运用地图,才能不断提高定位能力和解题能力。
2.可借助空间联想:在掌握某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联系其他地理事物,形成联系线索。如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并由此可联系植被类型的分成——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类型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
3.要对比区域的差异:区域的差异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复习时,可对同类地理事物(如水系的发源地、长度、形状、主要支流、流域面积等)进行比较,从区域特征、成因上分析相同点和差异,提高区域定位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区域地理复习中通过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找准解题的切入点,准确对地理事物进行定位,就实现了破解地理难题的第一步。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及高考要求,在复习中必须注意学思结合,并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原理横向、纵向地联系起来,把庞杂零散和孤立的知识重新组合,充分理解地理事物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才能顺利解决地理难题,真正提高地理成绩。
责任编辑 罗 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