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绳飞扬,笑语欢声。一旦走进东莞市大朗镇宏育小学的大课间,你的情绪会不知不觉被学生们感染———他们开心地摇动着手中的跳绳,欢快明朗的节奏、形式多样的跳绳,双人跳、多人跳、混合跳,别出心裁;传统跳、花样跳,各有千秋;绳操、绳舞,创意无限……一根小小的跳绳,在学生们快乐的摇动中谱写着童年的七彩梦;一根小小的跳绳,在宏育小学的诠释下描绘着充满着智慧的教育梦。
困境中的突围:从跳绳走向智慧
东莞市大朗镇经济发达,是全国有名的毛纺重镇。但宏育小学除了在办学硬件方面占有些许优势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一所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如何正确定位自身的教育追求,如何在立足学校各种实际的基础上,将学校的特色建设既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思考紧密结合,又与所属区域的教育主张完美对接,从而突破自我发展的瓶颈,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以校长赖向忠为首的宏育小学教职员工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花样跳绳进入了宏育小学师生的视野。“花样跳绳”与传统跳绳不同,它可以融入音乐、舞蹈、武术等元素,使其更加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宏育小学的校园是本世纪初东莞进行学校布局调整时新建的,学生有足够的运动场地,并且跳绳运动对器材的要求比较简单。同时,宏育小学有着占比重较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在校就读,这些学生相对来说自信心不强,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但他们能吃苦,有韧性,爱好体育运动。这些都成为宏育小学开展花样跳绳运动的基础条件。
2009年,奥运年给中国所带来的体育热情尚未散去,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大力倡导的“阳光体育”活动正如火如荼。“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宏育小学经过认真思索和多方考察,本着“快乐发展”的办学思想,着力打造“绳文化”特色教育品牌。即以“花样绳”为轴心,整合艺体教学资源,开展花样跳绳、绳操、绳舞教学,打造“阳光·活力”的有形绳文化,以“绳”塑造学校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跳绳运动的价值,感受跳绳运动的乐趣;以“绳”紧扣素质教育的脉搏,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全面性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角度、全方位、多元化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将德育活动、养成教育、常规管理和体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寓教于乐、趣味健身、陶冶情操的校园氛围,吸引同学们主动地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体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上升中的提炼:把跳绳引进课堂
学校项目要形成特色,既要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也要有承载活动的平台;既要有精英分子的引领,也要有普遍性的参与。宏育小学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异常清晰,把跳绳引进课堂,开发跳绳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当跳绳作为一门课程,时间、师资、场地、器材、教材便都有了完备的保证。而模式的日趋成熟,承载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