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C·锐评·微时代的“傲慢”与“偏见”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8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时代的“傲慢”与“偏见”
  文/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崔志钰

  随着微信、微博、微课、微阅读、微写作、微教研等的兴起,教育仿佛进入了一个微时代。这些微时代的教育样式似乎不屑原有的耗时耗力的教育行为,而是以“短、平、快”的方式强势地“吞噬”着曾经的教育样式。曾经兴起的以教育反思和教育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博客正被直抒胸臆、简洁直白、三言两语的微博所取代;曾经通行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形式的教学竞赛也演变成以一个知识点为主要内容的微课评比;曾经极为推崇的以透彻理解、强化积累为主要取向的深度阅读也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以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为主的快餐式微阅读;学校教科研也开始摆脱繁琐、正式和形式的“束缚”,开始走向简单和随意,更多地采用由教师因某一话题需要而随意即时发起的微教研。

  微时代在快速“入侵”中有了“傲慢”的底气,这种“傲慢”源自通过“减法”使相应周期缩短,将原先的“大循环”演变为“微螺旋”,不再有“形式大于内容”的教育样式,而是用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来承载教育内容,进而追求教育效率的最大化。如微课就是教师通过展示几分钟的教学片段,让人窥斑见豹,全面把握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构思和教学成效,进而实现对教师教学的整体评价;这种“傲慢”源自通过“约分”使教研程序简化,将原先的“行政性教研”演变成“民间性教研”,率性而随意的教研再也无需行政强推,无需定时定点,而是随时随地随人展开。如微教研就是教师对某一事物(如某一教学方法、社会热点)突发灵感而即刻开展的教研活动,内容任意、地点随意、自发生成;这种“傲慢”源自通过“缩句”使阅读和写作变得更“轻松”,先前以厚积薄发为取向的“读书破万卷”变成了口袋书、手机报和微博的浏览,作为教师有效表达的写作也由“下笔如有神”变成了三言两语的意思表达。

  教育应该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超凡脱俗具有“微时代”的部分特征,就是不受固有思维、既有模式和习惯做法的影响,不拘泥于形式,不受限于框架,以简单实用、快捷高效为首要考量,使教育回归自然与简单,这是喧嚣中的回归,更是理性的回归。但我们切不可认为简单的就是高效的、快捷的就是可持续的、浅显的就是有品质的,面对“微时代”的汹涌浪潮,我们唯有辩证地审视、理性地把握,才能深入地洞察“傲慢”中沉隐的“偏见”,才不至被微时代的浪潮所淹没。

  微时代的“偏见”并非一圈圈荡开的涟漪,而如一个个翻转的漩涡,我们切不可身陷其中。一是微时代展现出急于见功、短于获利的强烈企图,即通过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简单的方式来达成教育目的、获得教育成效,无论是微博、微阅读、微写作还是微教研,无

  不以缩短周期、简化程序、简洁表达为基本取向,呈现出强烈的教育功利性,而我们都知道,教育其实是“慢”的艺术,是不可以“性急”的,是有固定规律的,也是有一定周期的,是不可以随便缩短的,也是不可以随便简化的。二是微时代展现出浮光掠影般的“点水”样态,即教育不再需要深刻的理解、深厚的积累、深度的表达,教育不再需要“韵味”和“品味”,只需要“白开水”般的简洁和直白,无论是微博、微阅读还是微写作都使教育逐渐地“稀释淡化”。其实我们也明白,教育是简单的更是深刻的,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之觉醒,所有这些都不可能通过走马观花般的口袋书、手机报和微博来获取,也不可能通过三言两语的微写作来表达。三是微时代展现出随性率真的“自由”品格,即教育可以不拘泥于任何的形式,甚至尽可能地消除形式的痕迹,如微教研的随时随地随人,微课的一个知识点的呈现等。其实我们应该明白,“形式只有承载内容才会显现巨大的威力,内容只有依靠形式才能有效地表达”,我们不应一味地简化形式,而应尽可能地优化形式,取消形式必然使内容无所依托,进而弱化目标的达成。

  我们不能无视微时代的“傲慢”,漠视微时代的“偏见”,面对微时代的滚滚洪流,应心存教育敬畏,心怀教育理想,心系教育本原,心牵教育终极关怀,不断升华教育的认知与实践,既不被“傲慢”所诱,也不被“偏见”所惑,始终朝向教育的地平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导读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A·新闻·言论
   第007页:A·新闻·关汪
   第008页:A·报道·推进脚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脚育宣传与舆论引导
   第009页:A·报道·推进脚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脚育宣传与舆论引导
   第010页:A·重点·聆听珠海迈入教育 现代化的交响乐
   第011页:A·重点·聆听珠海迈入教育 现代化的交响乐
   第012页:A·重点·第一乐章政策篇:教育蓝图规划的新乐谱
   第013页:A·重点·第二乐章基础篇:多元均衡互动的协奏曲
   第014页:A·重点·第二乐章基础篇:多元均衡互动的协奏曲
   第015页:A·重点·第三乐章求实篇:教育体系改革的变奏曲
   第016页:A·重点·第三乐章求实篇:教育体系改革的变奏曲
   第017页:A·重点·第四乐章特色篇:百花齐放显特色奏鸣曲
   第018页:A·重点·市一职:依托职教集团平台,深化校企多样合作
   第019页:A·重点·文园中学:秉持爱的教育建设美丽文园
   第020页:A·重点·文园中学:秉持爱的教育建设美丽文园
   第021页:A·重点·湘子桥畔,教育花开正当时
   第022页:A·重点·第一部分湘桥区教育创强总体情况
   第023页:A·重点·第二部分湘桥区教育创强特别关注点
   第024页:A·重点·第二部分湘桥区教育创强特别关注点
   第025页:A·重点·第二部分湘桥区教育创强特别关注点
   第026页:A·重点·第二部分湘桥区教育创强特别关注点
   第027页:A·重点·第二部分湘桥区教育创强特别关注点
   第028页:A·重点·第二部分湘桥区教育创强特别关注点
   第029页:A·策划·以教育创造未来
   第030页:A·策划·以教育创造未来
   第031页:A·策划·以教育创造未来
   第032页:A·策划·以教育创造未来
   第033页:A·策划·视点:回应教育改革现实问题
   第034页:A·策划·视点:回应教育改革现实问题
   第035页:A·策划·广东民办教育“规范+特色”的引领与实践
   第036页:A·策划·广东民办教育“规范+特色”的引领与实践
   第037页:A·策划·讲规范谋发展 以特色立品牌
   第038页:A·策划·讲规范谋发展 以特色立品牌
   第039页:A·策划·讲规范谋发展 以特色立品牌
   第040页:A·策划·东莞市岭南实验学校:精品民校,经典之颂
   第041页:A·策划·东莞市岭南实验学校:精品民校,经典之颂
   第042页:A·策划·东莞市岭南实验学校:精品民校,经典之颂
   第043页:A·策划·为明教育:塑造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第044页:A·策划·为明教育:塑造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第045页:A·策划·为明教育:塑造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第046页:A·策划·最是书香能致远
   第047页:A·策划·最是书香能致远
   第048页:A·策划·最是书香能致远
   第049页:A·策划·最是书香能致远
   第050页:A·策划·最是书香能致远
   第051页:B·专题·你活得有意思吗
   第052页:B·专题·你活得有意思吗
   第053页:B·专题·读苏霍姆林斯基,寻快乐职业人生
   第054页:B·专题·读苏霍姆林斯基,寻快乐职业人生
   第055页:B·专题·感受两个世纪前的成功教育案例
   第056页:B·专题·感受两个世纪前的成功教育案例
   第057页:B·专题·感受两个世纪前的成功教育案例
   第058页:B·专题·名师之路就在脚下
   第059页:B·专题·比天空更广阔的
   第060页:B·专题·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
   第061页:B·专题·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
   第062页:B·专题·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
   第063页:B·专题·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
   第064页:B·研究·对全球化与教育发展的现代诠释
   第065页:B·研究·对全球化与教育发展的现代诠释
   第066页:B·研究·对全球化与教育发展的现代诠释
   第067页:B·研究·对全球化与教育发展的现代诠释
   第068页:B·研究·教育,必要的信仰
   第069页:B·研究·教育,必要的信仰
   第070页:B·实践·“四步两课”名著导读
   第071页:B·实践·“四步两课”名著导读
   第072页:B·实践·诗文“微”课堂
   第073页:B·实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
   第074页:B·实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
   第075页:特刊
   第076页:特刊
   第077页:特刊
   第078页:特刊
   第079页:特刊
   第080页:特刊
   第081页:特刊
   第082页:特刊
   第083页:特刊
   第084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085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086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087页:B·实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
   第088页:B·实践·小学数学教学中“循环论证”逻辑错误案例及分析
   第089页:B·实践·小学数学教学中“循环论证”逻辑错误案例及分析
   第090页:B·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自”
   第091页:B·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自”
   第092页:B·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自”
   第093页:B·实践·小学数学计算错题研究实践与思考
   第094页:B·实践·小学数学计算错题研究实践与思考
   第095页:B·实践·动态教学理念下小班听力课堂活动的有效探究
   第096页:B·实践·动态教学理念下小班听力课堂活动的有效探究
   第097页:B·实践·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单词教学有效路径探讨
   第098页:B·实践·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单词教学有效路径探讨
   第099页:B·实践·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单词教学有效路径探讨
   第100页:B·实践·音乐剧作为中学音乐教学载体的应用分析
   第101页:B·实践·辨析音乐新课标与新体系的理论融合
   第102页:B·实践·辨析音乐新课标与新体系的理论融合
   第103页:B·实践·山区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三类资源的利用
   第104页:B·实践·高中地理区域定位的复习策略
   第105页:B·实践·高中地理区域定位的复习策略
   第106页:B·实践·信息技术在科幻画辅导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第107页:B·实践·信息技术在科幻画辅导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第108页:B·实践·如何巧妙导入初中美术课
   第109页:B·实践·实施“六个一”工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第110页:B·管理·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
   第111页:C·管理·从“圈养”和“放养”思考毕业班学生的分层管理
   第112页:C·管理·从“圈养”和“放养”思考毕业班学生的分层管理
   第113页:C·管理·学校特色项目打造探究
   第114页:C·管理·学校特色项目打造探究
   第115页:C·管理·学校特色项目打造探究
   第116页:C·管理·论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第117页:C·管理·论校长如何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第118页:C·管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
   第119页:C·管理·中学校园墙面文化建设的策略
   第120页:C·管理·中学校园墙面文化建设的策略
   第121页:C·管理·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新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第122页:C·管理·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新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第123页:C·管理·以活动为载体,打造高效课堂
   第124页:C·管理·以活动为载体,打造高效课堂
   第125页:C·管理·以活动为载体,打造高效课堂
   第126页:C·班队话题·班主任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127页:C·班队话题·班主任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128页:C·班队话题·班主任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129页:C·班队话题·班主任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130页:C·班队话题·班主任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131页:C·班队话题·班主任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132页:C·班队话题·把“颁奖盛典”设在教室
   第133页:C·班队话题·把“颁奖盛典”设在教室
   第134页:C·班队经验·把“颁奖盛典”设在教室
   第135页:C·班队经验·把“颁奖盛典”设在教室
   第136页:C·班队经验·把“颁奖盛典”设在教室
   第137页:C·品牌·观念转变:撬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支点
   第138页:C·品牌·观念转变:撬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支点
   第139页:C·品牌·观念转变:撬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支点
   第140页:C·品牌·东莞市宏育小学:小跳绳,大智慧
   第141页:C·品牌·东莞市宏育小学:小跳绳,大智慧
   第142页:C·品牌·东莞市宏育小学:小跳绳,大智慧
   第143页:C·品牌·东莞市宏育小学:小跳绳,大智慧
   第144页:C·域外·以人为本 规范养成
   第145页:C·域外·以人为本 规范养成
   第146页:C·域外·以人为本 规范养成
   第147页:C·域外·以人为本 规范养成
   第148页:C·锐评·学名师,究竟学什么
   第149页:C·锐评·你是饲养员,还是放牧人
   第150页:C·锐评·中小学更需要去行政化改革
   第151页:C·锐评·微时代的“傲慢”与“偏见”
   第152页:C·随笔·爱在春天
   第153页:C·随笔·教育就是圆梦
   第154页:C·随笔·我的班主任之梦
   第155页:C·随笔·教师“示弱”的智慧
   第156页:C·南方分级阅读专栏·南方分级阅读理念
   第157页:《国学小子丛书》书目
   第158页:专刊
   第159页:广告
   第160页:封三
   第161页:封底
微时代的“傲慢”与“偏见”
广东教育综合版C·锐评·微时代的“傲慢”与“偏见”151微时代的“傲慢”与“偏见” 2014-08-05 2 2014年08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