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读书计划。狮山中心小学的教师每学年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个人的读书活动计划,包括读书的内容、目标、措施、方法,并且要撰写读书心得,学校在学年末将会进行检查和评比。
老师同读一本书。学校会定期开展“老师同读一本书”活动。最近的“老师同读一本书”活动选择的是《教育的智慧》一书,学校将书分发给每一位老师,然后号召大家撰写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经验。在读书经验交流中,有位老师这样表述她的收获:“教育需要智慧。这本书让我身心浸润于教育智慧的滋养中。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没有智慧,我们将变的冷漠、被动和机械,我们更难以发现和体味到教育世界的多彩与感动;没有智慧,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通过学习《教育的智慧》,我更加感悟到,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教育;人类办教育,为的是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教育赋予人类以智慧与美德,教育赋予社会以进步与力量,是人类永恒的乐章。究竟该怎样做教师?《教育的智慧》告诉给我了这样一个答案: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能够谱写出教育教学的新篇章。”
狮山中心小学的经历再一次告诉我们:营造浓郁的读书研究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执教水平,培养有教育理想的志同道合的教师群体,才能真正将教育理想根植于现实的大地。
2.学生因书香而成长。
腹有诗书气自华,唯有书香能致远。优秀的读物能给学生以精神养料,滋润学生成长。学生通过阅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在阅读中扩大视野,丰富人生体验,增长才干。建设书香校园,为狮山中心小学创建学校特色找准了支点。
为了让书香浸润孩子心灵,使读书丰厚孩子的阅历,狮山中心小学想方设法,创意连连。
营造书香环境。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以及教室走廊,布置一些读书的名言,及学生自创的读书格言,营造教室的书香氛围。每学期每班要出一期有关读书方面的黑板报。黑板报上辟有专栏———每周一诗、名人名言、成语积累。每周必须更换,学生自配一本摘录笔记及时记下,以便诵读。
建设班级阵地。每个班级开设小小读书角。所有班级配有书柜。在班上开展“献一本看50本,献两本看100本”的读书活动,各班配有专门图书管理员。所有的书籍登记后供全班调配,互相借阅。每个学生每个月至少看完一本,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将优美部分摘录下来,四一六年级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好读后感。
抓好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每学期学校制定经典诵读的活动计划,确定诵读内容———《雅言文摘》,保证诵读的时间,在学生晨背午读的基础上,每周利用经典诵读课进行交流、检查、齐诵,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划定最底线的必背内容。并加强文化经典诵读的测评工作,测评分全班齐诵和个人诵读两种形式。
3.家庭因书香而和谐。
作为佛山市“心手相牵共同成长”家庭教育项目试点学校,狮山中心小学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三个倡导”,即倡导家长积极为孩子提供优秀的读物,倡导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倡导家长与孩子共同享受读书的乐趣,努力推动“书香家庭”的创建活动。
举办讲座,共构读书远景。学会读书,享受书香还应该是家长的远景目标。狮山中心小学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家长们也认识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读书的益处,因此学校定期邀请专家到校作讲座或举办读书活动,为家长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交流读书心得是每次家长会的主要议程,家校最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提高读书的效率,在研讨中共同进步。
推介榜样,共建读书品位。狮山中心小学借评选“书香状元”和“书香之家”,让“书香”飘进千家万户。教师深入学生家庭调查、采访,了解学生家庭藏书、读书情况,并弘扬优秀的事迹与先进的经验,使之其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带动更多的家庭喜爱读书。同时,学校根据调查情况作出适当的指引与监督,带领全体家庭爱读书、乐读书。
推动“亲子阅读”,共创读书阵线。学校还十分重视推动“亲子阅读”,共创读书阵线。每周的星期六上午学校的图书馆都对外开放,迎接家长与学生前来阅读;学校还鼓励家长定时带孩子逛书店,有计划地添置图书。这些都成为评选“书香状元”和“书香之家”的必要条件。“亲子阅读”活动推动了“书香家庭”的发展,是培养“全民阅读”风气的法宝。(本文照片由佛山市南海区狮山中心小学提供)责任编辑 罗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