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的压力型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已经在这里了,我们应该往哪里走?怎样走?这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怎样活,才有意思?
这个问题,源于我们的自省,源于我们的责任、良知。最近浏览多个学生论坛,去了解一下那些现代的孩子们,看看他们每天都谈论些什么、都追求什么,他们如何评价老师,他们同学之间的关系怎样。结果,学生的言论让我感到无比震惊。网上学生评论得最多的不是国家的教育体制,而是老师,而且大多数都是列举老师的种种不是。这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反映出教师在“爱”与“责任”的名义下,做了一些违背良心的“伪责任”事情。可见,教师的教育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教师教育的好与坏对学生的影响最深。因此,我们老师首先要活出个“意思”来,才能使学生活得有意思。怎样活,才有意思?很简单,做你认为正确的事。不管教育机制如何,凭良心做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付出中享受自我的满足。
我们一般记住的是教育家,而不是教育家的老师,因为教育家的老师是遵循了当时的制度,而教育家是遵循了自己的内心,比如鲁迅、蔡元培……作为教师,如果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相信教育就不是问题,老师、学生都活得有意思。
我们很难成为很有思想的“教育家”,那我们就脚踏实地,先让自己成为一名“良师”吧。我把“良师”简单理解为有良心的教师。在我看来,“良心”是人的本能,是完全可以自我控制的思想和行为;而“责任心”是出自于“责任”二字,因为有“责任”,所以必
须用心而作,所以叫“责任心”。凭着主观动力去做事,便是自觉自愿,便是自我完善,便是身心愉悦;为了客观压力去做事,难免会有负担,会有愁苦。所以,我认为“责任心”应该是受“良心”所指引的,只有在“良心”的指引下,“责任心”才会转化成发自内心的言行,这才叫“真责任”。说到底,教育的责任,就是教师的良心。
怎样才能“活出”个“良师”来呢?我借用肖川博士关于幸福人生的八句话跟大家共享。如果有时间,好好品味其中的味道,也许这八句话真的能够改变我们过去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看法,改变我们今后走的人生之路。
1.快乐是一种美德:
换句话说,不快乐就是一种缺德o情绪也有污染,要给别人更多的阳光、感恩、赞美o
2.微笑是一种力量:
没有人会不需要微笑o中国人微笑不够多o你有多少微笑,学生就有多少阳光o
3.优秀是一种习惯: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o老师两
个重要习惯———点滴积累、准确通透,做最好的自己o
4.成功是一种心态:
做到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o要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o
5.歌唱是心灵的阳光:
多听听音乐、唱唱歌吧,它能涤去你心灵的尘埃o
6.简单就是享受:
学会过简单的生活o经常应酬,在酒桌上,往往是精神空虚,精神发育的程度很低o
7.清白是温柔的枕头:
贪官不清静o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入坟墓o
8.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重要的是要关注自我的内心,要幸福就要有灵魂,有灵魂就要有信仰o信、望、爱,重建精神信仰o
看了《剥开教育的责任》,我认为教育的责任就是教师的良心;看了《教育的良心》后,我又认为教育的责任更多是领导的良心。反正教育就是个良心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