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迷失,还有很多很多。重要的是,人类的生活还在继续,而且人们还怀揣着生活越来越好的梦想。所以,我们需要找回迷失的教育。
三、教育在信仰中活过来
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或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它是人们所持有的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找回迷失的教育,我们需要让教育成为一种信仰,让教育成为人们内心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教育,究其本义是培养人、促进人发展的活动。教育的一切活动以此为目的和依据。如果说教育是一个功利世界的话,这唯一的功利就是在这个世界里培养了人,促进了人的发展。所有与培养人、促进人发展无关的想法和活动都应该退出教育。
教育还是一个引人(人类)向善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有关善的事业。在善的世界里,人们至少要保存一颗善良的心,发掘与植养善根———不论是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及学生家长,还是社会,都应该保存善心,善待教育。教育能够而且应该在发展伦理、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必需的性格和品质方面负起责任。
我们生活在永无休止和不可避免的斗争与竞争的世界,我们面对永无休止和不可避免的选择与淘汰。我们坚信:教育是人类解放和摆脱奴役的工具,是通往自由社会的工具;教育是美好人生的基石;教育充满着幸福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的信仰和坚持。
有了这个信仰和坚持,教育又活过来了,而且会越活越好。
注: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C880043)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美]哈佛大学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美]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栏责任编辑潘孟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