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职生的正义感受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很大,而这个群体的正义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教育性。本文通过调查探究归因,并结合作者多年实践,就职校如何做好学生的正义感教育,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中职生;正义感;教育思考
正义感是追求正义、伸张正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是做人的优良品德。在德育工作中,正义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正义感的教育和培养是落实这三个观的切入点。当今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影响着中职生的正义感,中职生群体的正义感是社会的一种反映,但这个群体的正义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教育性,所以,中职生的正义感培养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思考。
一、正义感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去年的“小悦悦事件”中,两岁女孩小悦悦相继被两车辗压,7分钟内18路人漠然而过,见死不救。今年5月4日在东莞发生了外国人因阻止偷窃惨遭群殴,30多名围观者又是漠然,而30米处的执勤治安员却说“不是管辖范围”,表现“淡定”,事后老外表示“很失望、很寒心”。正义感到哪里去了?国人的“血性”到哪里去了?是谁造成冷漠路人?笔者认为根源是社会缺乏公平正义精神。
正义感,正是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时至今日,在开放、多元的价值取向中,各种思想互相冲击碰撞,正义感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备受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近年,我国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全国上下开展道德建设的大学习、大讨论。且新课程实验改革指出,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中职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特别是近年来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独生子女增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易受外界诱惑,学生德育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职校时期是中职生个性渐趋定型的重要阶段,所以,探究中职生的正义感,有效地开展正义感教育,是当前职校德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二、中职生正义感状况的调查和结果分析(一)问卷调查,量化分析。
笔者在处理学生个案,掌握学生对待正义感问题的表现和成因,以及进行各层次学生座谈了解学生正义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编制成《中职生正义感情况调查问卷》,对我校08、09、10和11四个年级中18个班的75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部分结果如下:
从统计数据分析,多数学生具有正义感,对不良现象有50.7%学生敢于举报,受侵害的学生群体中有55.1%能向老师或家长汇报。但这与期望指数相去甚远,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对待不良现象上正义感不足,特别在不敢举报的原因上,主要受个人的心理态度影响,事不关己,怕得罪人,怕遭人报复的心态占了83.2%。在处理受侵害的方法上,采用找朋友摆平及个人私了的共占25.5%,这一部分学生在处理这类问题上往往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所以,在教育问题上,学校应重点分析、掌握学生的心理,加强法制教育和分辨是非的教育。
(二)个案积累,访谈调查,质性分析。
笔者从长期处理学生问题的大量个案中分析得出,中职生群体的正义感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正气群体型:这类学生发现不良问题能积极向老师报告,或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给予指正,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