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逆来顺受的学生
1.主要表现
过于温顺的学习者一般都喜爱老师、领导,喜爱印刷专业,但他的喜爱源于别人的要求,并非出于积极求知。这部分学生天生对人对事充满感情。笔者认为,这种态度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但就专业学习而言,并非一种理想的态度,因为它会导致学生的消极学习。这部分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等着教师来教,对知识缺乏原始的冲动和强烈的渴望。消极的学习者很少对复杂的印刷技能深入钻研,即便认真学了,也对于知识的运用无所适从。例如:他不会将初步学得的“印前处理软件的常用命令”经过充分吸收后为己所用,得心应手地处理客户原稿,无法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
2.疏导理念
如果教师等外界力量传达给此类学生一个信息:“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有价值的人。无论你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你努力而且敢于冒险,我们始终都会支持你。”也就是先给予他们安全感,然后鼓励他们,让他们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个人必须大踏步主动探索,实现自我,获得心灵的独立,才能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成自身的营养,在专业上成长壮大。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想法,敢于冒险进入未知的知识领域,才能获得自由自在,感应心灵的呼唤。学习、工作目标产生于这种呼唤,目标生出热情,热情激发出探求新知的动机,使学习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生命的乐趣。
四、自我否定的学生
1.主要表现
自我否定的学习者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面对从未涉足的印刷技术或学后测评畏首畏尾。这类学生往往有过令他痛心的失败经历:面临人生转折的重大考试或在多次同场竞争中失利,或曾经被人无情否定。于是当与他人一起面对学习任务时,他依然带着恐惧后遗症,谨小慎微、犹豫不决地参与,即使在印刷实训车间或团体讨论时也见不到他充满激情地学习的样子。
2.疏导理念
自卑的学习者更需要师友具体的表扬以增添信心。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发挥自身特长慢慢增加自信,并与他们交流相似的失败经历让他们获得同舟共济的力量,但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学习者自己认清思想误区。每个人都有过失败的经历,如很多印刷技术员在工作初期都因工作失误被扣过薪水,但只要在工作岗位中,就有成长进步的空间,能收获成就。爱迪生小时候被看成白痴,发明灯泡时失败过1600多次,但他每次失败都积累一份经验,磨练出一份能力。因此,要善于把失败转化为智慧,最终必能掌握必杀技,成为专家能手。挫折对一个人的伤害大小与人对挫折的态度有直接关系,如果我们不排斥苦难,不想着他打败你这个结果,而只想着事情本身带来的磨练,那么就没必要害怕它,逃避它了。
五、多愁善感的学生
1.主要表现
这类学生最容易心有旁骛,无论是在印刷现场教学讨论,还是观摩海德堡的操作视频,他们都会时不时神游天外,心不在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心灵敏感,感情丰富,情绪容易变化。在与同学或朋友、异性等的人际交往中感到迷茫困惑,引起情绪失调,患得患失,进而影响学习工作。
2.疏导理念
这种思想状态不容忽视,是青年学习者的“常见病”。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包括个人感情都要以促进自己和他人进步为根本原则,否则就会出现人际关系失调而影响专业学习的混乱局面。就以“坠入情网”为例,这种行为始于年轻人渴望摆脱寂寞,冲出自我限制的牢笼。“坠入情网”似乎能够使之实现“逃亡”,暂时摆脱孤独和寂寞,代之以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感。但一旦近距离、长时间地深入接触(友情、亲情等关系也不例外),很多人会惊讶而痛苦地意识到,自己与对方的观念、爱好相差甚远,差距无法缩小,局面难以改变。因此,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走出情感的阴影,让他们建立帮助他人学习进步,也使自己获益的良好人际理念,从而心无旁骛地学习好印刷专业知识。
笔者认为,以上五种学习者的思想误区都可以归结为心智不成熟。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需要积极主动的态度、坚毅果敢的品格。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通过自律,让心智得到成长,并持之以恒地实践,任何学习者都能释放出最大的潜力,在印刷专业的发展道路上收获丰硕的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