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带班实践,阐述了教育诊疗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使用过程,该方法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在带班中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中职;教育诊疗;班级管理;班主任
中职生目前是一个弱势群体,从中考过渡到另一个学习阶段,许多学生和家长在思想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纯的行为注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心灵,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尤其对于即将成人的中职生来讲,他们的自尊心越来越强,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同。因此,我们可以用教育诊疗方式来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教育诊疗的基本思路就是:因人施教,对症下药。通过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灵档案”,摸清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育学生做好依据。
一、教育诊疗是中职班主任的重要工作方法
中职班主任在带班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逃课、迟到、说谎等问题,包括如今出现大量的师生冲突,这些都是由教师专业知识不足造成的,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只看到表面现象,不知道深层次的原因,贸然加以处理,其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学生经教师批评后,下次依然故我。马克思说:“如果现象和本质直接合一,那么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多余的了。”其实,科学的任务、科学的价值,就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教育诊疗,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判断学生的发展倾向,确定学生的问题根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实际。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正确使用教育诊疗方法,将成为班主任乃至任课教师的一把利器,使教育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
二、教育诊疗的核心内容:建立“心灵档案”
当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之后,可以进行相应的教育诊疗,并通过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灵档案”来实现。建立学生“心灵档案”常有以下几种方式:①画果树,让学生准备纸和笔,将心中的果树画出来,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使用;②画全家福,让学生通过笔和纸,画出全家人,事后根据全家福进行询问解读,该方法适用于小学和初中的学生;⑧画“五项图”,这是著名教育专家王晓春提出的诊疗方法,让学生把一棵果树、一座房子、一本书、自己和另外一个人,一共五项内容整合在一幅画中,这种方法适合小学高年级、初中生和高中生;④回忆早期记忆,将一个人能回忆起来的事情写出来,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和成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家长;⑤词语联想,为学生给定若干个领词,让学生根据领词联想出更多词语,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中学生。通过这些检测方法,教师获得学生的具体资料,从而建立起每个学生的“心灵档案”,在诊疗教育问题的时候,这些材料将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三、中职生“心灵档案”的创建与解读
中职生的入学年龄与高中生的年龄相当,我们可以选择“五项图”和词语联想这两种与该年龄段相符的检测方法来作为“心灵档案”建立的途径。这两种方式的具体操作和使用方法如下:
(一)五项图。
该方法从以往检测的经验看,往往能了解学生内心层面多方面的信息,可以选择在班会课或者自习课来完成。让学生准备好纸和笔(条件允许可使用彩笔),让学生把一棵果树、一座房子、一本书、自己和另外一个人画在一幅图中,同时向学生说明图画中只有五项内容,没有顺序限制,结构自定,只要满意即可,不管别人喜不喜欢。
五项图的解读:画果树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体现学生的生命力;画房子可以看出他对家庭的态度,体现心灵的开放程度;画书可以看出他对知识,对学习的态度;画自己,可以看出他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评价;画另一个人可以看出谁是他的“重要的人”,以及他的人际关系的倾向和风格。五项图是内容比较全面的一种检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