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嵌入式”德育模式符合德育规律。
(1)“嵌入式”德育模式符合德育过程是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的客观规律。即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的实现的规律,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的规律,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倡导学生活动的规律。
“嵌入式”德育主张以中职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等与之密切相关的活动和对事物为开展德育的切入点,将德育的开展与学生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在这些有着明确德育主题的活动和事物中,通过教育者的引导,使其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及道德提升。
(2)“嵌入式”德育模式符合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嵌入式”德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让学生参与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接触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为德育切入点,去体验那些原本在说教式德育方式和德育书本上体会不到的活生生的感受,并在德育工作者的引导下,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三)“嵌入式”德育模式的实践依据。
1. 将德育嵌入到中职学校具体的活动组织中的实践。
以广东省梅州农业学校德育与校园文化艺术节相结的实践为例,该校自2007年以来,大胆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将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艺术节有机结合起来,打破文化艺术节与德育工作相对独立的状况,做到德育主题与校园文化艺活动主题相结合,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与学生兴趣爱好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设计与专业特征相结合,让学生寓情于活动中,受教于活动中,亲身体验活生生的德育,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很好的德育效果。
2. 将德育嵌入到中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践。
德育主题不仅可以嵌入到一般的主题活动中去,也可以嵌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广东东莞长安职业高级中学“牵手德育”的实践为列,该校从细微关怀入手,开展大手拉小手的“牵手”活动,有母亲与班主任角色相融合的“靓妈妈班主任”队伍;有经典与流行相碰撞的“红歌对抗赛”;有兴趣与特长相结合的“第二课堂超市”等诸多德育亮点,感动了无数学生,温暖了广大家长。
通过一些成功的德育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德育工作只有建立在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将德育嵌入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实现无处不是德育阵地,无时不是德育时机的良好局面。
三、“嵌入式”德育的原则
(1)“嵌入”是手段,德育是根本;(2)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3)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4)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6)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
四、“嵌入式”德育模式的运用(—)“嵌入式”德育模式的准备工作。
(1)明确要解决的德育问题。对本校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为确定德育主题明确方向。
(2)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深入了解本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对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共性与特性都要做细致调查,为选择嵌入载体提供参考。
(3)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为选择嵌入的载体提供切实依据。(二)明确德育目标。
在经过对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做了调研之后,根据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明确、切实的德育目标。
(三)确定德育主题。
德育主题是对德育目标细化的体现,是开展“嵌入式”德育方式的指向标。
(四)选择合适的嵌入载体。
所选择的嵌入载体要符合学生实际,尤其是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实际。在不违背德育规律和要求,符合中职生心理需求与特点,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事物,大到大型活动的组织,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晚会、专业竞技、才艺展示等等,小到班集体活动、谈心,甚至是小小的游戏都可作为嵌入的对象。
(五)形成德育方案。
在有了明确的德育目标、德育主题及嵌入载体之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实施方案。
(六)实施。
在实施“嵌入式”德育方案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嵌入”是手段,德育是根本;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的原则,使德育工作的开展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七)设立德育台帐,总结经验。
“嵌入式”德育实施后要及时对德育成效做出评估,建立德育台帐,及时好做总结工作,不断提高“嵌入式”德育的技巧。
五、结语
德育是一所学校学的灵魂工程,对中职学校来说更是如此。“嵌入式”德育模式从中职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主张开展德育工作应建立在学生主动接受的心理基础上,尊重学生实际,明确德育主题,依托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事物为载体,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笔者相信,随着对这种方式的逐渐运用,能极大改观学生反感、排斥德育的现象,最终实现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实效。
(作者单位:梅州农业学校)参考文献:
[1]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2]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4]罗国杰主编.东方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