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构建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对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实现职业学校毕业生与就业零距离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能否适应企业的要求,行为方式能否适应企业文化,对他们能否立业成才有着重要影响。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构建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对于中职学校营造新型育人环境,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实现职业学校毕业生与就业零距离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校园文化应融入企业文化元素精髓(一)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理想德育课程,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和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其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学校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不单是生源市场的竞争,更是文化市场的竞争,也就是办学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品位的竞争,学校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动态工程,随着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化内容、文化形式也要随之更新、完善,这就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是要在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自身运行规律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做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与方法创新,才能彰显学校文化特色,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当前,中职教育与企业用人往往出现“两张皮”现象,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创新意识,但由于学校没有建立创新机制,大多数学生缺少这种创新争优的意识。企业要求员工对工作的责任感,学生在学习期间责任感是空缺的,他们既没有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也不会有对社会和企业负责的意识,缺少责任感的学生是不会有敬业精神的。学校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多数学生不乐意受纪律约束,企业强调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学生发展目标是职业人,“两张皮”现象撕裂了学校和企业的依存关系,所以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熏陶是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是完全必要的。
(三)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是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本质要求。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更要重视专业技能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要加强创新意识、人文素养的教育,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架设学生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塑造健全人格。通过引进企业文化,将体现着企业的美德、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展现、弘扬、融合,促进中职校园文化有更强的吸引力、包容力与消化力,优化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二、以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价值归属观念是留住企业员工的主要立足点,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构成了企业文化的精义,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可以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形成强大的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元素是多元的,但相对于学校文化,企业文化又有其共性特征,中职学校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融入其精髓。
(一)责任。
责任意识是最本质、最深层的道德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责任是企业文化的最基本内容,责任承载使命,责任体现忠诚,责任提升能力,责任创造机会,责任是塑造精彩人生的起点。
(二)服务。服务和服务文化已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建设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