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论点·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初探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2年07月15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初探
  同时它又是以鉴赏者的审美感受力、艺术修养、生活经验为依据、为起点的。

  比如在赏析李白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既必须理解诗人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联想展示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气概的特点,又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羽翼,补充作品瑰丽变化的景物描绘,进而构想出作者向往和追求的整体奇观,从而体味作品强烈而又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和风格。

  实际上,在这个补充想象过程中,我们的“通感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所谓的通感能力,就是指文学鉴赏时,各种心理因素、各种感觉器官的相互沟通。作品或许只描摹了某位人物的声音,你在补充想象时不仅把握住了声音,还凭借你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补充想象而得到他的模样、神态、体态等,从而愈加完整、真切地把握住艺术形象,使艺术形象更呈立体感,简直呼之欲出。正如刘勰所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想象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联系的中介,是由感性认识进到理性认识的桥梁。通过想象,不但在鉴赏时使呈现于感知之中的语言文学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或意境)更加鲜明生动,而且还能使之更加丰富、深刻。

  (三)研读———深入体验,揣摩意组(判断阶段)。

  深入体验,揣摩作品的真正意蕴,是鉴赏性阅读的重要环节。体验,是读者的情感反应活动,它是鉴赏阅读的重要环节。鉴赏文学作品,必须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去,同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领会各种人物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如,当我们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时,对下面两段人物语言就要品味、体验一番。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姐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愿多说一句话不肯多走一步路的林黛玉分明在这里碰了个“软钉子”,她还不知道老祖宗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结果说漏了嘴,引起了贾母的微微不悦。紧跟着宝玉出场,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口气完全变了,而且巧妙地引用了贾母的语言,这说明林黛玉颇能察言观色、小心做人。体验作品的过程就是如此,鉴赏者对形象的感觉、补充、体验的过程,也就是他逐步深入地思索形象意义的过程。

  (四)美读———力求交融,产生共鸣(玩赏阶段)。

  在鉴赏性阅读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的逻辑结论,我们的思想感情往往要随着形象的展开而波动起伏;同时,我们又必然要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丰富和充实作品里形象的内涵。在这时,会出现由于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了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的情况,这种人们在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所引起的同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合的感情活动,就是文学鉴赏中的共鸣。正如汤显祖在《焚香记总评》中说:“填词皆尚真色,所以入人最深,遂今后世之听者泪,读者肇,无情者心动,有情者肠裂。”

  一般的论者常引《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同戏语,《牡丹亭》艳语警芳心”中的一段描写,来说明怎样从形象的感受进而达到思想感情上共鸣的:

  这时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里,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婉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思,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听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起,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共鸣比一般的文学鉴赏具有更高要求,要达到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同读者的思想感情的感应与交流;共鸣表现的由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而获得的喜爱或审美愉悦,较一般的鉴赏更为强烈。因此,可以这样说,引起了共鸣则说明读者对作品的鉴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二、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注意事项(—)把学生整体审美欣赏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鉴赏方式和方法是变化多样的。一是因教材而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视点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亮点·职教“国考”南粤耀华彩
   第007页:亮点·职教“国考”南粤耀华彩
   第008页:亮点·职教“国考”南粤耀华彩
   第009页:亮点·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典范
   第010页:亮点·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典范
   第011页:亮点·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典范
   第012页:论点·基于CAS理论的多维立体实践教学体系运作机理与验证
   第013页:论点·基于CAS理论的多维立体实践教学体系运作机理与验证
   第014页:论点·基于本体技术的网络测试系统研究与设计
   第015页:论点·基于本体技术的网络测试系统研究与设计
   第016页:论点·基于本体技术的网络测试系统研究与设计
   第017页:论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本土化应用研究
   第018页:论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本土化应用研究
   第019页:论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本土化应用研究
   第020页:论点·从教学计划到人才培养方案转变的思考
   第021页:论点·从教学计划到人才培养方案转变的思考
   第022页:论点·技工类院校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探讨
   第023页:论点·技工类院校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探讨
   第024页:论点·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思考
   第025页:论点·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思考
   第026页:论点·对提升职业教育技能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
   第027页:论点·对提升职业教育技能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
   第028页:论点·对提升职业教育技能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
   第029页:论点·基于企业文化视角下构建中职校园文化的思考
   第030页:论点·基于企业文化视角下构建中职校园文化的思考
   第031页:论点
   第032页:论点·融合企业优秀文化,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
   第033页:论点·创新我省次发达地区的中职教育办学体制与模式
   第034页:论点·创新我省次发达地区的中职教育办学体制与模式
   第035页:论点·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初探
   第036页:论点·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初探
   第037页:论点·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初探
   第038页:论点·如何在中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039页:论点·如何在中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040页:论点·“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041页:论点·“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042页:论点·“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043页:论点·用情感染 用爱教学 创新方法 注重效果
   第044页:论点·用情感染 用爱教学 创新方法 注重效果
   第045页:论点·激趣——高职作文教学的利器
   第046页:论点·激趣——高职作文教学的利器
   第047页:论点·关于中职语文生本教育的几点思考
   第048页:论点·关于中职语文生本教育的几点思考
   第049页:论点·关于中职语文生本教育的几点思考
   第050页:论点·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圆锥曲线教学中的应用
   第051页:论点·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圆锥曲线教学中的应用
   第052页:论点·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途径
   第053页:论点·激发中职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第054页:论点·激发中职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第055页:论点·网络环境下中职英语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探索
   第056页:论点·网络环境下中职英语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探索
   第057页:论点·隐性分层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058页:论点·隐性分层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059页:论点·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探析
   第060页:论点·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探析
   第061页:论点·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探析
   第062页:论点·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渗透
   第063页:论点·电子商务诚信问题探究
   第064页:论点·电子商务诚信问题探究
   第065页:论点·对比教学法在PS课程中的应用
   第066页:论点·对比教学法在PS课程中的应用
   第067页:论点·计算机课程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第068页:论点·计算机课程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第069页:论点·职业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仿真教学研究
   第070页:论点·职业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仿真教学研究
   第071页:论点·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
   第072页:论点·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
   第073页:论点·中职卫校护理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第074页:论点·中职卫校护理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第075页:论点·信息技术专业项目教学资源平台搭建与试验效应
   第076页:论点·信息技术专业项目教学资源平台搭建与试验效应
   第077页:论点·信息技术与《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策略初探
   第078页:论点·信息技术与《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策略初探
   第079页:论点·信息技术与《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策略初探
   第080页:论点·信息技术与《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策略初探
   第081页:论点·电子感应控制技术在制冷设备中的应用
   第082页:论点·仿真软件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第083页:论点·仿真软件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第084页:论点·体验式教学在《出纳实务》课堂中的运用
   第085页:论点·《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中职教学中的衔接
   第086页:论点·《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中职教学中的衔接
   第087页:论点·在教学中自觉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
   第088页:论点·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第089页:论点·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第090页:论点·体育教学中巧用心血管机能测定法
   第091页:论点·体育教学中巧用心血管机能测定法
   第092页:论点·《汽车文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第093页:论点·《汽车文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第094页:论点·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思考
   第095页:论点·幼师音乐课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谈
   第096页:论点·幼师音乐课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谈
   第097页:论点·中职房地产专业的excel有效教学
   第098页:论点·中职房地产专业的excel有效教学
   第099页:论点·室内设计专业的速写教学之我见
   第100页:论点·舞蹈教学中的情感作用
   第101页:论点·舞蹈教学中的情感作用
   第102页:论点·高等司法公安司法警官类院校警务文化建设刍议
   第103页:论点·高等司法公安司法警官类院校警务文化建设刍议
   第104页:论点·中职生正义感的调研与教育思考
   第105页:论点·中职生正义感的调研与教育思考
   第106页:论点·关于校本心理健康课程构建的探索
   第107页:论点·关于校本心理健康课程构建的探索
   第108页:论点·印刷专业职校生思想误区分析与疏导理念
   第109页:论点·印刷专业职校生思想误区分析与疏导理念
   第110页:论点·教育诊疗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第111页:论点·教育诊疗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第112页:论点·高校网络党建工作探析
   第113页:论点·高校网络党建工作探析
   第114页:论点·关于中职学校“嵌入式”德育模式的探究
   第115页:论点·关于中职学校“嵌入式”德育模式的探究
   第116页:论点·中职德育课“调查——讨论式”课型的实施探讨
   第117页:论点·中职德育课“调查——讨论式”课型的实施探讨
   第118页:论点·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第119页:论点·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第120页:论点·锤炼课堂语言增强德育课育人效果
   第121页:论点·锤炼课堂语言增强德育课育人效果
   第122页:论点·学校德育中道德行为训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第123页:论点·学校德育中道德行为训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第124页:论点·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文化精神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启示
   第125页:论点·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文化精神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启示
   第126页:论点·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文化精神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启示
   第127页:论点·优化就业信息管理提高中职生就业质量
   第128页:论点·优化就业信息管理提高中职生就业质量
   第129页:论点·优化就业信息管理提高中职生就业质量
   第130页:论点·遏制“萝卜招聘”,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
   第131页:封三
   第132页:封底
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初探
广东教育职教版论点·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初探036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教学初探 2012-07-15 2 2012年07月15日 星期日